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
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
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
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
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襄的《丙申秋八月过渔溪驿驿旧有梅数株尝题诗记今无有也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共赏早梅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眼前驿站空余、梅花不再的物是人非之感。诗人通过“曾把早梅枝,思君在别离”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寄托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接着,“别离虽云远,万里有还期”表达了虽然距离遥远,但期待重逢的希望。然而,随着“树枯根已拨,人去复何之”,诗人感叹友人离去后,旧地的凄凉和寂静。
“故馆动秋色,云物藏寒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季节变迁,而“清香不可闻,衰草空繁滋”则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早梅的清香已逝,只剩下茂盛的衰草。最后,“一夜平阶雨,辗转良自知”以雨夜的辗转反侧,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言表的孤寂和对过去的深深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描绘和现实环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无奈,具有浓郁的怀旧和感伤色彩。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
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
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凄风洛下同羁思,迟日棠阴得醉歌。
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