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遇仙篇》
《秋江遇仙篇》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古风

神仙闻住蓬莱宫,云霞万里回刚风。

露凉月落江夜静,飙车髣髴来孤蓬。

骨法坚奇异容态,綦屦素缘衣文带。

相怜有意非偶然,尽吐幽怀向倾盖。

自言丹丘绝世尘,世上沧桑何太频。

岁时岂用羲和历,代序宁论晋魏人。

未开万卷窥今古,更笑千钟无比数。

我身有贵知者希,落落儿曹焉足伍。

兼传至理出鸿蒙,受之再拜心神通。

半醒几杖犹相对,忽听秋声枕席中。

玉峡城头曙鸡乱,紞紞伐鼓催行传。

远游违养非我情,感激高踪泪如霰。

忆昔夜梦凌紫烟,倒影俯瞰扶桑巅。

从兹颇厌人间事,往往出语憎荤膻。

天书夜半来扣户,欲发不发愁逢怒。

变色聊为捧檄行,乞身自有陈情疏。

暂隐金门借禁林,终骑白鹿访遥岑。

他时讯问岩栖客,可是青霄碧海心。

(0)
鉴赏

此诗《秋江遇仙篇》描绘了一幅仙境与现实交织的奇幻画卷。诗人以浪漫的笔触,将神仙居住的蓬莱宫置于云霞万里的广阔背景之中,通过露凉月落的静谧夜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神仙的骨法奇特,容貌异于常人,穿着朴素而衣饰华美,透露出其非凡的身份。诗人与神仙之间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基于深厚的情感交流,彼此坦诚地倾诉着内心深处的幽思。

神仙自述来自丹丘,远离世俗尘嚣,对世间的沧桑变化感到惊讶。他们认为时间无需遵循羲和的日历,代序也无需参照晋魏时期的人事变迁。神仙对于书籍的阅读超越了时空,对于酒的享受也达到了极致。诗人感叹自己在世间知音稀少,而与神仙的相遇则显得尤为珍贵。

神仙传达的至理源自宇宙的本源,诗人深受感动,恭敬地行礼。两人虽已年老,但依然相对谈笑,直到听到秋声入梦。黎明时分,鸡鸣声起,仙人准备启程,诗人则因仙人的离去而感伤。回忆起从前的梦境,仿佛置身于紫色的云烟之中,俯瞰着扶桑山巅。从此之后,诗人对人间之事感到厌倦,言语间流露出对肉食的反感。

夜晚,天书突然降临,带来了挑战与抉择。诗人最终决定暂时隐匿于金门,借机进入禁林,准备骑着白鹿前往遥远的山林。未来,诗人或许会向岩栖的仙人询问,是否能理解那追求青霄碧海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与仙人之间跨越现实与幻想的奇妙相遇,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后陵永庆院在大西门外不及一里盖王建墓也有二石幢犹当时物又有太后墓琢石为人马甚伟

陵阙凄凉俯旧邦,恨流衮衮似长江。

穿残已叹金凫尽,缺落空馀石马双。

攫饭饥乌占寺鼓,避人飞鼠上经幢。

阿和乳臭崇韬耄,堪笑昏童束手降。

(0)

出游

僧院轩窗酒市楼,过门自入不须留。

恰来竹下寻棋局,又向沙边上钓舟。

诗放不能谐律吕,书狂犹足走蛟虬。

秦碑禹窆风烟外,一吊兴亡万古愁。

(0)

乾坤吟二首·其二

道不远于人,乾坤只在身。

谁能天地外,别去觅乾坤。

(0)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十一

着身静处观人事,放意闲中鍊物情。

去尽风波存止水,世间何事不能平。

(0)

立秋后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后清风濯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0)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