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珠江使节,佐搜严探干之求,愿小子提命无忘,十载形违,北望燕云频引领;
推学界人师,为朝野中外所属,叹我公讦谟未竟,三台星黯,南归湘水共怆神。
从珠江使节,佐搜严探干之求,愿小子提命无忘,十载形违,北望燕云频引领;
推学界人师,为朝野中外所属,叹我公讦谟未竟,三台星黯,南归湘水共怆神。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张百熙先生。上联“从珠江使节,佐搜严探干之求”描绘了张百熙在学术与外交领域的卓越贡献,他如同使者一般,深入探索,寻求知识的真谛。下联“推学界人师,为朝野中外所属”则高度赞扬其作为学界导师的地位,深受朝野内外人士的敬仰与追随。然而,“叹我公讦谟未竟,三台星黯”则表达了对张百熙未能完成其宏伟计划的遗憾,以及其逝世后星辰黯淡的哀伤。最后,“南归湘水共怆神”一句,寄托了对张百熙归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精神永存的信念。整联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其生前功绩的颂扬。
高亭豁可望,朝暮对溪山。
野色轩楹外,霞光几席间。
树侵苍霭没,鸟背夕阳还。
草带平沙阔,烟笼别戍闲。
圃畦荷气合,田径烧痕斑。
樵笛吟晴坞,渔帆出暝湾。
登临及芳节,宴喜发朱颜。
夹砌陈旌旝,褰帘进佩环。
观风南国最,应宿紫宸班。
康乐诗名旧,芜音讵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