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几年里,深山谁力书。
独君酣百战,许我丐三馀。
参斗明灯烬,湖江渴砚蜍。
斯人犹不第,天理竟何如。
南渡几年里,深山谁力书。
独君酣百战,许我丐三馀。
参斗明灯烬,湖江渴砚蜍。
斯人犹不第,天理竟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为友人畴甫叔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畴甫叔在艰难岁月中坚守学问,独自奋斗的敬佩之情。"南渡几年里"暗示了南宋时期国家南迁的动荡背景,"深山谁力书"则隐喻畴甫叔在困境中仍坚持读书求知。"独君酣百战"形容他孤军奋战,不断进取,"许我丐三馀"则表达了诗人向畴甫叔求教,获益良多的感激。
"参斗明灯烬"描绘了深夜研读的情景,灯火阑珊,但学习之心不息;"湖江渴砚蜍"进一步渲染了刻苦勤奋的氛围,砚台里的水都快干涸,形象生动。然而,尽管如此努力,"斯人犹不第",仍然未能科举及第,诗人不禁质疑"天理竟何如",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公正天道的追问。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赞扬了畴甫叔的学术精神,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际遇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