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佳士集,同倚寺楼看。
晁荡迷沧海,空明迫广寒。
重城和气浃,万井语声欢。
瑞接三冬白,忧宽一寸丹。
渔船寻剡曲,战马渡桑乾。
天意俱悭与,无毡分冷官。
雪中佳士集,同倚寺楼看。
晁荡迷沧海,空明迫广寒。
重城和气浃,万井语声欢。
瑞接三冬白,忧宽一寸丹。
渔船寻剡曲,战马渡桑乾。
天意俱悭与,无毡分冷官。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日大雪中的景象,诗人与友人杨景韩、程子敬一同登寺楼赏雪。首联"雪中佳士集,同倚寺楼看",点出雪中雅集的场景,凸显出文人墨客的风雅情致。"晁荡迷沧海,空明迫广寒",运用比喻,形容雪势浩渺,如同沧海般辽阔,又如月光下的广寒宫般明亮,营造出壮丽而清冷的意境。
中间两联"重城和气浃,万井语声欢",通过写城市中的和气与欢声,展现出百姓在大雪中的喜悦,与前文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温馨画面。"瑞接三冬白,忧宽一寸丹",进一步表达了对瑞雪带来丰收和吉祥的期盼,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得以暂时缓解。
尾联"渔船寻剡曲,战马渡桑乾",宕开一笔,想象渔舟在剡溪穿行,战马过桑乾河,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联想。最后以"天意俱悭与,无毡分冷官"作结,表达对普降瑞雪但未能惠及所有人的感慨,尤其是那些身处寒冷之中却无法取暖的官员,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丁宁莫作红楼醉。
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
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知卿未解闲愁味。
倚清歌、犹滞巴里。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
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闺中造物有花仙。
妙手制成花架子,架起。鹦哥也是好花穿。
闲向绿槐阴里挂,长夏。悄无人处一声蝉。
今夕斯何夕。又一度、月当三五,团圞时节。
短发飘萧清影下,添郤露凄风切。
还自笑、轻衫蝉翼。
多少炎凉都历尽,旧腰身、炼作冰霜骨。
何用补、貂裘黑。欢然相见怜相别。
漫指点、银瓶索酒,臣能一石。
太守清狂应不改,豪兴吾徒犹昔。
休只把、唾壶敲缺。
醉跨瘦驴何处去,盍归乎、浪舞冯欢铁。
且再看,沧江雪。
金鳌突怒涌灵潮,首戴蓬壶矗紫霄。
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
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
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
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
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
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
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
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
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
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
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
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
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
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
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
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
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
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
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
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
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
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
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太极亭记事诗》【清·胡应魁】金鳌突怒涌灵潮,首戴蓬壶矗紫霄。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https://shici.929r.com/shici/tg3Ss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