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丁宁莫作红楼醉。
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
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知卿未解闲愁味。
倚清歌、犹滞巴里。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
沈腰织细,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丁宁莫作红楼醉。
怕情多、易添憔悴。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
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
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知卿未解闲愁味。
倚清歌、犹滞巴里。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
这首《疏帘淡月》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词风细腻婉约,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月下帘幕轻垂、淡月微照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词中以“沈腰织细”开篇,运用典故,将人物的身形与织物的细腻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的柔弱与细腻。接着,“正芙蕖初日,露摇珠碎”,描绘了清晨荷花初绽,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别是天工,剪付一双秋水”,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清澈如秋水的眼睛比喻为天工之笔,表达了对美的赞叹和对纯洁情感的向往。“丁宁莫作红楼醉”,劝诫不要沉溺于繁华与酒色之中,以免情感过于浓烈而损耗身心。
“曲终人杳,数峰江上,唤湘灵起”,通过音乐结束后的寂静,引出湘灵(传说中的水神)的召唤,象征着心灵深处的呼唤与渴望。接下来的几句“但回首、绮罗丛里。几曾怨得,旧香新翠”,表达了即使身处繁华之中,也不忘回顾过去,珍惜旧情,同时也对新事物抱有期待,但内心深处却难免生出一丝遗憾。
最后,“老去风情,终古可怜身世”,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风华不再,人生如梦,充满了无奈与感慨。“知卿未解闲愁味”,理解对方未能体会其中的忧愁,体现了词人对知己的渴望。“倚清歌、犹滞巴里”,即使在清歌相伴的夜晚,心仍难以释怀,仿佛被巴里的歌声所羁绊。“停樽如梦,顾携碧月,照他无寐”,描绘了饮酒后如梦似幻的状态,以及月光下的孤独与思考,最终无法入眠。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疾行不避影,却步不逃迹。
拙哉守株佣,生计日以迫。
翻身出樊笼,虚空为宇宅。
居亭不出门,宾客日三易。
赤米无宿春,青蔬有馀摘。
丰俭各随宜,彼此不相藉。
何来鸿渐逵,高飞振六翮。
见林情与依,摩空势宁隔。
分手岁云徂,相思过除夕。
怀之金石音,药我烟霞癖。
春风江上来,旌旆遥相索。
幽兴既有加,深情更无射。
寻僧续旧游,埽雪披遗碣。
般若放光明,摩挲手不释。
始知慧业人,早注传灯籍。
游戏文字禅,无莫亦无适。
不惜如意珠,相逢当面掷。
清言重百朋,古镜阔一尺。
形影自相亲,缜密无缝隙。
愿从中宿游,已蜡东山屐。
老景逼桑榆,俛仰忽不怿。
怅然赋临岐,倾倒出肝膈。
归来补破茅,为君虚一席。
刈蓍亡蓍簪,故物良可惜。
珍重千里心,神交须破格。
君如天上云,我作他山石。
云石相依违,倏忽成今昔。
隔水候双旌,开径待三益。
林閒胜事多,无劳重叹啧。
《和张子白来韵》【明·成鹫】疾行不避影,却步不逃迹。拙哉守株佣,生计日以迫。翻身出樊笼,虚空为宇宅。居亭不出门,宾客日三易。赤米无宿春,青蔬有馀摘。丰俭各随宜,彼此不相藉。何来鸿渐逵,高飞振六翮。见林情与依,摩空势宁隔。分手岁云徂,相思过除夕。怀之金石音,药我烟霞癖。春风江上来,旌旆遥相索。幽兴既有加,深情更无射。寻僧续旧游,埽雪披遗碣。般若放光明,摩挲手不释。始知慧业人,早注传灯籍。游戏文字禅,无莫亦无适。不惜如意珠,相逢当面掷。清言重百朋,古镜阔一尺。形影自相亲,缜密无缝隙。愿从中宿游,已蜡东山屐。老景逼桑榆,俛仰忽不怿。怅然赋临岐,倾倒出肝膈。归来补破茅,为君虚一席。刈蓍亡蓍簪,故物良可惜。珍重千里心,神交须破格。君如天上云,我作他山石。云石相依违,倏忽成今昔。隔水候双旌,开径待三益。林閒胜事多,无劳重叹啧。
https://shici.929r.com/shici/Piks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