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明皇秉烛夜游图》
《题明皇秉烛夜游图》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古风

沉香亭上乌飞速,歌吹未终宫漏促。

欢娱不足可奈何,夜游更秉西园烛。

银盘万炬照天红,恍如赤日行晴空。

更将羯鼓催花柳,共信圣主真天公。

太真娉婷奉卮酒,愿上大家千万寿。

隋家天子放流萤,熠耀微光讵能久。

伶官再拜前致词,祗今四海皆熙熙。

将有禄山相林甫,圣人不乐复何为。

念奴高歌八姨舞,鳞脍驼峰荐雕俎。

明朝且放紫宸朝,翠帐醒来日方午。

金鸡帐里卧猪龙,内宠不减昔秦宫。

昏昏醉梦日复夜,岂料兴衰在眼中。

桃林一战血没踝,薄暮不见平安火。

苍茫西出马嵬坡,驿舍无灯相枕卧。

斜谷铃声暮雨寒,归来无复旧时欢。

霜凝鸳瓦不成寐,怨对孤灯夜未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唐明皇李隆基夜游沉香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夜宴的繁华与欢乐。首句“沉香亭上乌飞速”以乌飞速衬托夜宴的热闹与时间的紧迫,随后“歌吹未终宫漏促”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接着,“欢娱不足可奈何,夜游更秉西园烛”表达了即使欢乐时光短暂,也难以割舍的情景。

“银盘万炬照天红,恍如赤日行晴空”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灯火辉煌的景象比作红日高悬,生动地描绘了夜宴的壮观场面。紧接着,“更将羯鼓催花柳,共信圣主真天公”则通过羯鼓的节奏,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君王的尊崇之情。

“太真娉婷奉卮酒,愿上大家千万寿”描绘了杨贵妃(太真)为君王敬酒的场景,表达了对君王长寿的美好祝愿。然而,诗中也暗含历史的转折,通过“隋家天子放流萤,熠耀微光讵能久”暗示了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

“伶官再拜前致词,祗今四海皆熙熙”表达了对当下的赞美,但紧接着的“将有禄山相林甫,圣人不乐复何为”则预示了安史之乱的即将到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念奴高歌八姨舞,鳞脍驼峰荐雕俎”描绘了歌舞升平的场景,但“明朝且放紫宸朝,翠帐醒来日方午”又暗示了宴饮后的疲惫与短暂的宁静。最后,“金鸡帐里卧猪龙,内宠不减昔秦宫”、“昏昏醉梦日复夜,岂料兴衰在眼中”、“桃林一战血没踝,薄暮不见平安火”、“苍茫西出马嵬坡,驿舍无灯相枕卧”、“斜谷铃声暮雨寒,归来无复旧时欢”、“霜凝鸳瓦不成寐,怨对孤灯夜未阑”等句子,则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从繁华到衰败的过程,以及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历史感,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变迁,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九日山送客次赵循州韵

苍松藏野寺,山以隐君灵。

俛仰千年事,孤高九日亭。

抗尘头渐白,吊古眼犹青。

有客耽幽讨,吟情起鹤汀。

(0)

立春后三日山行喜雨

穷冬阳为沴,旱气蒸黄埃。

春风三夜动,春雨随风来。

万类萌甲喜,愁人生意开。

我行竟何事,欣尔登崔嵬。

(0)

淮河水

秋风淮水白苍茫,中有英雄泪几行。

流到海门流不去,会随潮汐过钱塘。

(0)

水龙吟.水仙花

几年埋玉蓝田,绿云翠水烘春暖。

衣薰麝馥,袜罗尘沁,凌波步浅。

钿碧搔头,腻黄冰脑,参差难剪。

乍声沉素瑟,天风佩冷,蹁跹舞、霓裳遍。

湘浦盈盈月满。抱相思、夜寒肠断。

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

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

粲迎风一笑,持花酹酒,结南枝伴。

(0)

鹧鸪天·其三欧懿

月□金□□□□。素娥何事下天衢。

翩翩舞袖穿花蝶,宛转歌喉贯索珠。

帘翡翠,枕珊瑚。锦衾冰簟象床铺。

春光九十羊城景,百紫千红总不如。

(0)

祝英台/祝英台近

兽金寒,帘玉润,梅雪印苔絮。

春意如人,易散苦难聚。

几多丝竹深情,池塘幽梦,犹倚赖、与君同住。

旧游处。谁唤别浦仙帆,风前问征路。

烟雨连江,吹恨正无数。

莫教紫燕归来,红云开后,空怅望、主人轻去。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