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汤遂昌显祖》
《汤遂昌显祖》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

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

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

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

(0)
鉴赏

这首诗以“汤遂昌显祖”为题,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诗中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汤遂昌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堂开玉茗老居贫,循吏应辞要路津”,以“玉茗”象征汤遂昌的高洁品质和不畏权贵的精神,即使在贫困中仍坚守正直,如同循吏一般,不应贪图高位,表达了对汤遂昌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赞美。

颔联“魏勃扫门终丧我,苏翁艺圃不逢人”,通过典故对比,将汤遂昌与魏勃、苏翁等历史人物相联系,强调了汤遂昌虽有才华却选择隐退,不愿卷入世俗纷争,宁愿在艺术的园地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风骨。

颈联“唐诗汉史争何事,草屦麻衣送此身”,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汤遂昌与唐诗汉史相提并论,表明他虽未参与历史的激烈竞争,但以草鞋布衣的形象,默默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其低调而深远的影响。

尾联“唱遍旗亭传四梦,紫箫残本已沉沦”,以“四梦”比喻汤遂昌的作品或思想影响,通过“旗亭”这一意象,描绘了其作品广为流传的情景,同时“紫箫残本已沉沦”则暗示了汤遂昌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依然在世间流传,具有永恒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汤遂昌生平与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杂兴十首·其三

灵府宁容一物侵,此身只合老山林。

何由挽得银河水,净洗群生忿欲心。

(0)

杂兴十首·其一

早遇齐侯游柏寝,晚从汉帝祀甘泉。

不须苦学飞腾术,更看泥金检玉年。

(0)

甲子秋八月偶思出游往往累日不能归或远至傍县凡得绝句十有二首杂录入稿中亦不复诠次也·其五

蓍囊药笈每随身,问病求占日日新。

向道不能渠岂信,随宜酬答免违人。

(0)

旦起二首·其二

地炉晨起拨寒灰,困睫濛濛尚懒开。

正倚蒲团觅残梦,一声啼鸟又惊回。

(0)

日用四首·其二

舂谷灌园蔬,日长闲有馀。

何妨忍挥汗,合药施乡闾。

(0)

柬人索酒

不到青州已月馀,曲生风味近何如。

东坡杯小君应怪,北海樽空客渐稀。

奇士正堪来问字,痴人那复肯还书。

分田种秫嗟何晚,独盼庭柯望白衣。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