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归宗赠轼老》
《宿归宗赠轼老》全文
宋 / 李彭   形式: 古风

平生丘壑心,祇园多幽趣。

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

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

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

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

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

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

金地雨曼殊,天香绕巾屦。

明当整归鞍,天末蜚鸿度。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宿归宗赠轼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祇园中漫步,感受其幽静之美,以及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诗中以自然景观和佛教元素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平生丘壑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接着“祇园多幽趣”点明了游览地点的特色。通过“杖藜过悬崖”、“投足澄百虑”,诗人借行走于险峻之地,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平静。随后,“涓涓一滴泉,湛湛三危露”描绘了清泉与晨露的纯净,象征着内心的清澈与纯净。

“渊源自曹溪,甘腴胜牛乳”将泉水与佛教圣地曹溪相联系,寓意着精神上的滋养与满足。接下来,“诸峰罗孙宁,一一尊鼻祖”则以山峰比喻众多的佛门弟子,各自尊崇着佛法的源头。

“法筵碧眼人,家世本鄠杜”提到僧侣们的智慧与传承,暗示佛法的深远与广博。“紫枢与黄閤,去天才尺五”则以天界之高远,比喻佛法的深奥与神圣。

“不为世网婴,粲可叶心素”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超越,以及内心的纯净与光明。最后,“绳床作禅定,大音响韶濩”描绘了修行者在禅床上静坐冥想的情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和谐与宁静。

“应梦先补陀,祝发得玉斧”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在梦中得到佛法的启示,以及通过修行获得解脱。全诗以“我来心眼明,意气谐律吕”结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然、佛法的和谐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作者介绍

李彭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竹素山房小饮南徐唐正方善歌吴伶以长箫和之客以凤凰台上忆吹箫分韵予得台字

少时闻箫白玉台,一曲未终丹凤来。

金濑空明秋水浅,妙音久不闻蓬莱。

吴下老伶燕中回,能以北腔歌落梅。

红尘筝笛耳一洗,便觉箜篌愤抑琵琶哀。

朱方臞仙古音律,宫长羽短随剪裁。

小春梅柳参差开,肯待羯鼓花奴催。

我辈钟情忘尔汝,浊醪妙理惟酦醅。

晚风吹寒夕阳下,有酒不饮令人咍。

今人青眼映山水,古人白骨生莓苔,不如相聚常衔杯。

呜呼五公七相安在哉,不如相聚常衔杯。

(0)

次韵萧饶州见寄·其一

至人本天游,上古惟野处。

如何种菊者,亦胜封千户。

万钟且唾去,况复问阿堵。

先生东陵侯,成败久目睹。

几程上金台,一节绾铜虎。

肯从赤松游,餐芝擘麟脯。

温故穷丹铅,投閒弃圭组。

自是横江鲸,终然辞网罟。

独醒笑众醉,此举冠千古。

二疏三高后,欲数指难偻。

毋烦北山移,猿鹤当起舞。

(0)

五更·其七

愁多怯长夜,况乃众病归。

何待六十年,老矣当知非。

(0)

四郊皆积水,鸣雁一何多。

随处沙头宿,常时月下过。

弟兄求口食,羁旅困风波。

寄语支更者,芦深有网罗。

(0)

游天竺二首·其一

行遍山巅又水涯,尚无红叶与黄花。

长松夹道六七里,小墅通村十数家。

竺国云深僧寂寞,草堂洞古石嵯牙。

野翁共醉官垆酒,扶醉归来已暮鸦。

(0)

送郭君贤使君赴建德任·其二

先朝日近侍明光,步武骎骎政事堂。

玉宇承恩沾湛露,金渊遗爱托甘棠。

江山此去分风月,门户从来凛雪霜。

虎兕枭狐宜敛迹,丈夫原不畏豪强。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