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仞胸怀七尺身,蒯缑又逐帝京尘。
刚成自是谋王手,唐举何曾善相人。
千仞胸怀七尺身,蒯缑又逐帝京尘。
刚成自是谋王手,唐举何曾善相人。
这首诗《相者》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相术的深刻见解。
首句“千仞胸怀七尺身”,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相士的气度与身材,暗示其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接着,“蒯缑又逐帝京尘”一句,巧妙地将相士与权力中心联系起来,暗示相士在权贵中穿梭,追求名利地位。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刚成自是谋王手,唐举何曾善相人”,则直接对相术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诗人借古喻今,提到历史上著名的相士唐举,讽刺其相术并非万无一失,以此表达对相术的怀疑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相士形象的塑造和对相术准确性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于世间事物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沈守正以幽默而犀利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现象的多面性,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倚石调丝趁小雨,竹窗清越。
萧萧叶下,湘波夜寥泬。
为我鼓一再行,分明只雁,宵吟灞亭愁别。更情切。
低回玉轸,挑灯半明灭。江边枫落,哀猿抱秋月。
莫使调入清商,梅花几点吹来,鬓争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