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董家峪》
《宿董家峪》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古洞深中别是春,烟霞为侣石为邻。

桃花流水溪桥路,恐有秦时避世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诗人选择在深邃的洞穴中安歇,这里仿佛是另一个春天的世界,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只有烟霞相伴,石壁为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古洞深中别是春”,开篇即点明了地点的独特性——一个远离尘嚣的古老洞穴,这里有着不同于外界的生机与活力。“烟霞为侣石为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神秘,烟云与霞光成为了陪伴,而坚硬的石壁则是亲密的邻居,这种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桃花流水溪桥路”一句,通过桃花、流水、溪桥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流动美的画面。桃花盛开,流水潺潺,溪桥横跨,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不胜收,更暗示着一种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和谐共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世纷扰,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最后,“恐有秦时避世人”一句,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避世隐居生活的憧憬。秦时避世人,指的是那些为了逃避战乱或追求心灵宁静而选择隐居山林的人。诗人似乎在说,或许在这样的洞穴深处,曾经有过寻求避世的古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一句既是对历史的遥想,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问张山人疾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唯闻与婢削丹书。

(0)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

沴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扬旌川色暗,吹角水风寒。

人对辎軿醉,花垂睥睨残。

羡归丞相阁,空望旧门栏。

(0)

送崔侍御入朝

十年犹执宪,万里独归春。

旧国逢芳草,青云见故人。

潘郎今发白,陶令本家贫。

相送临京口,停桡泪满巾。

(0)

送冷朝阳及第东归江宁

高第由佳句,诸生似者稀。

长安带酒别,建业候潮归。

稚子欢迎棹,邻人为扫扉。

含情过旧浦,鸥鸟亦依依。

(0)

春日鄜州赠裴居言

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闲居。

草色长相待,山情信不疏。

灯前春睡足,酒后夜寒馀。

笔砚时时近,终非署簿书。

(0)

宣州献从叔大夫

清时选地任贤明,从此观风辍尹京。

日月天中辞洛邑,云山江上领宣城。

万家闾井俱安寝,千里农桑竟起耕。

闻说圣朝同汉代,已愁徵入拜公卿。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王世贞 刘克庄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