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0)
注释
阵马:战马。
千峰:无数山峰。
冀北:古代地区名,这里指代战场。
空:空无。
尤物:极美的女子或事物。
清梦:清冷的梦境。
真形:真实的形象。
画图:画卷。
归来:返回故乡。
元亮: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何人:谁。
敬通:东汉学者杨敬通,此处借指孤独。
赖有:幸亏有。
铜盆:铜制容器,可能指花盆或装饰品。
修石供:精致的石头供赏玩。
仇池玉色:形容玉石般的仇池石。
璁珑:形容玉石清亮透明。
翻译
江边战马奔驰过无数山峰,询问后才知冀北已空无一人。
绝世美女的影子已随梦境消逝,真实的形象仍留在画中。
晚年归乡如同陶渊明,独自清扫庭院,无人陪伴如敬通。
幸好还有铜盆和石供我欣赏,仇池玉色的美石晶莹剔透。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情及个人经历的感慨。首句“江边阵马走千峰”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表现了诗人行军途中,对于自然山峰变化的观察与感受。接下来,“问讯方知冀北空”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消息的关心和好奇。

“尤物已随清梦断”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紧接着,“真形犹在画图中”则是说虽然现实中的美好已不复存在,但通过艺术创作,如绘画等形式,仍然可以保留其真实形态。

“归来晚岁同元亮”一句,可能是在比喻诗人自己年纪渐长,与唐代诗人元亮的晚年境遇相似。接下来的“却扫何人伴敬通”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感受的抒写。

最后两句,“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则是在描绘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其中“铜盆”、“石供”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仪式活动,而“仇池玉色”则形容了一种纯净无瑕的美好景象,整个句子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袁居士来自桐庐索诗赠二绝句·其二

木落空山霜露寒,却驱羸马傍长安。

君看仕路风波恶,孰与严陵七里滩。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二五徐季登

南州徐高士,姓字满东都。

有子笃孝行,终丧竟隐居。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七君陈

为尔有令德,存心孝且恭。

推之施有政,往矣尹兹东。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四○戴逵子

戴琴妙一世,二子得其声。

不忍遗音奏,各将新弄行。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二○鲍永

礼经涤匕出,叱狗不言焉。

一旦鲍妻去,那知在母前。

(0)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五十九韩伯瑜

母力今衰矣,悲啼得杖轻。

流风存绘画,犹足感焦生。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