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有华族,世德乡闾推。
隐君德弥彰,六子生绝奇。
芝兰间玉树,森森列阶墀。
头角皆崭然,奚止称白眉。
伯也干父蛊,克家礼无违。
次虽少长殊,立身率能知。
长者向文学,场屋事可期。
少焉就外傅,取友能得师。
进修不怠荒,成人理无疑。
我悉命以字,走笔摛文词。
厥字义孔深,诸子当潜思。
荀氏十龙驹,窦老五桂枝。
联芳载典籍,千古家声垂。
勉旃踵遗休,图报明盛时。
云间有华族,世德乡闾推。
隐君德弥彰,六子生绝奇。
芝兰间玉树,森森列阶墀。
头角皆崭然,奚止称白眉。
伯也干父蛊,克家礼无违。
次虽少长殊,立身率能知。
长者向文学,场屋事可期。
少焉就外傅,取友能得师。
进修不怠荒,成人理无疑。
我悉命以字,走笔摛文词。
厥字义孔深,诸子当潜思。
荀氏十龙驹,窦老五桂枝。
联芳载典籍,千古家声垂。
勉旃踵遗休,图报明盛时。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诗《作朱中书文徵犹子字说兼励以诗》以赞许和激励为主题,通过描绘朱氏家族的美德与才俊,展现了其深厚的家庭教养和卓越的个体成就。诗中首先赞美了朱家子弟的高尚品德和非凡才华,如芝兰玉树般出众,头角峥嵘,不仅学业出众,且懂得孝悌之道。长子尤其突出,继承家业有方,次子虽年幼但已有立身之志。
诗人鼓励朱文徵在文学道路上继续努力,期待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同时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他已得到良好的师友指导。最后,诗人以荀氏十龙驹和窦老五桂枝的典故,赞美朱家世代显赫,希望他们能延续家族荣耀,报效明盛的时代。
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既是对朱家子弟的赞扬,也是对后辈的寄语,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的重视和对人才的期望。
十载迷津客。斜阳外、旧红曾否相识。
幽源访路,闲门隔坞,古春长閟。
桃花流水依然,但几换渔郎家国。
奈人世、别有东风,吹老三户豪杰。
阿房暮燹飞残,绣苔辇道,焦土犹热。
仙家一笑,湘山自赭,海山空碧。
避秦月亦千年,定懒照、长城白骨。
便邀来、共话前朝,风林散发。
香山迟悟道。正樊姬新逢,试妆娇小。
绀萼初胎,渐粉裳煊昼,素肌凌晓。
唤错梨云,春意与、杏梢同闹。
细数花须,无赖游蜂,被花轻恼。谁似萧郎殊抱。
问尽伐柔柯,赋情何矫。
送却南朝,坠玉儿清泪,数声啼鸟。
凤笛休吹,唇未启、朱颜先老。
待熟重来摘取,瑛盘顿了。
注禽经,勘竹谱。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揭红帘,月正午。
柳外春星三五。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
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十五江南女。
解诵樊山,年少绮语。
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
风叶欺蒲,露丛争笋,粉墙低簇灵萱。
花箭抽时,淡妆人在雕栏。
楚衣迟结黄金佩,料红栀、羞占王前。
甚青罗、裙带添长,未解留仙。
绛纱不款昭华住,问香阶凤爪,今为谁妍。
背立薰风,无人障扇同看。
雨中独卧忘忧馆,把瑶华、分付青鸾。
祝花枝、长好长红,两处平安。
桂花香里,料常仪、愁度璇宫佳节。
三十九年,秋再闰、狼角射人心怯。
铜马东来,青骡西去,惨与宫花别。
玉真前世,白头宫女能说。
闻道扇子湖边,疏疏霜柳,犹挂黄昏月。
铜辇秋衾,宣府梦、梦绕燕山重叠。
太液芙蓉,上林橘树,一任人攀折。
青天愁望,知添多少华发。
诗魂何似,似银云一片,白藕花边倚风飐。
算青灯照我,五十三年,书丛里,栩栩蘧蘧见惯。
卷舒罗袖底,又似桃根,新买苏杭聚头扇。
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徐郎在、梦中偷看。
便雪案埋头过今生,料脉望、和卿也都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