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魂何似,似银云一片,白藕花边倚风飐。
算青灯照我,五十三年,书丛里,栩栩蘧蘧见惯。
卷舒罗袖底,又似桃根,新买苏杭聚头扇。
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徐郎在、梦中偷看。
便雪案埋头过今生,料脉望、和卿也都情愿。
诗魂何似,似银云一片,白藕花边倚风飐。
算青灯照我,五十三年,书丛里,栩栩蘧蘧见惯。
卷舒罗袖底,又似桃根,新买苏杭聚头扇。
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徐郎在、梦中偷看。
便雪案埋头过今生,料脉望、和卿也都情愿。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诗意的画面,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巧妙融合。"诗魂何似"开篇,形象地比喻诗人的精神状态如一片银云,轻盈地依傍在白藕花边,随风轻轻摇曳,展现出诗人飘逸不羁的文人情怀。
"青灯照我五十三年",时光流转,诗人沉浸在书海中,对知识的追求栩栩如生,仿佛亲眼所见。"卷舒罗袖底"则借扇子的开合,暗示生活的起落和心境的变化,如同桃根般娇嫩的新扇,寓意着诗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热爱。
"关锁玉台中,新咏钞成",表达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将新作珍藏于心,仿佛徐郎梦中偷看,透露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艺术追求。即使埋头于学问,诗人也愿意与爱人共度此生,"料脉望、和卿也都情愿",流露出真挚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洞仙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的文人风采,以及他对诗歌艺术的执着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已聚粮三月,聊为客数旬。
吾难留逸驾,此去立通津。
圣主坐中具,嘉谋思上陈。
请言尧舜道,第一在安民。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著尘埃。
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
淑日升堂迎昼永,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