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禽经,勘竹谱。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揭红帘,月正午。
柳外春星三五。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
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十五江南女。
解诵樊山,年少绮语。
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
注禽经,勘竹谱。雁过一声声橹。
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揭红帘,月正午。
柳外春星三五。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
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十五江南女。
解诵樊山,年少绮语。
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的《春宵吟·本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夜景象。"注禽经,勘竹谱"暗示诗人正在研读与自然相关的书籍,"雁过一声声橹"则描绘了夜晚舟行时雁鸣的意境。"东风紧、又小院飞梅,打窗如雨"形象地写出春风中梅花飘落的场景,如同细雨敲打窗户。
"揭红帘,月正午"描绘出明亮的月光穿透窗帘,时间已是中午,但月色依然皎洁。"柳外春星三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和春意。"流连物、有十样花笺,两般茶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致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嚼蕊吹花,尽道是、词林绣虎"赞美诗人的才情,将他比作词坛高手。"洞箫宫禁,画舫江湖,写贵洛阳"则表达了诗人向往的高雅生活和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十五江南女"可能指的是少女的青春年华,她们能诵读诗词,言辞优美。
最后两句"且今宵、画烛填词,明日传唱入内府",描绘了春夜宴会上词句的创作和流传,预示着佳作将被传颂至宫廷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赞美,体现了樊增祥的文学造诣和个人情感。
予生宝庆之三岁,五月十一日己未。
五十有八甲申年,其日己未亦复然。
天支地干标六秀,四柱得一文且寿。
阳火在天为太阳,阴火为月受日光。
将望之前四日夕,十分圆光已八七。
常闻人生不满百,何幸七十且八十。
文章学问七八分,亦胜愚夫老无闻。
古之五月而生者,后有胡广前田文。
予贱不敢望汉相,贫亦不能孟尝君。
借使时人不比数,自有诗名照千古。
垂弧之月至于今,适逢前五仍后五。
稚女簪榴花,小儿著艾虎。
宿酲困不解,依旧醉起舞。
不妨一年两度作生朝,更造菖蒲酒,饮过闰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