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雨巫山闭楚台,七香俄载阿香来。
不因宋玉能相挠,日日行云未肯回。
寒雨巫山闭楚台,七香俄载阿香来。
不因宋玉能相挠,日日行云未肯回。
这首诗《答汪仲淹》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寒雨、巫山、楚台、阿香、宋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艺术创作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句“寒雨巫山闭楚台”,描绘了巫山在寒雨中封闭楚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接着,“七香俄载阿香来”一句,运用了古代神话中的阿香(负责搬运棺材的神灵)形象,以夸张的手法,暗示了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介入或某种重要事件的发生。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暗示了人物之间的特殊联系。
“不因宋玉能相挠,日日行云未肯回”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主题。这里借用宋玉的故事,说明如果没有特定的人物或因素的激发,某些事情(如云彩的回归)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一种隐喻。诗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友情和艺术创作对于个体成长和作品诞生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汪仲淹的深厚情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溪谷云昼合,东林微雨来。
二友歘俱至,一见纾中怀。
扫我茅茨室,为君缃帙开。
上言风雅醇,下言艳歌谐。
何以相淹留,清醑不盈杯。
何以为远赠,愧无琼与瑰。
煦风失坚冰,溪水流湝湝。
归鸿正翱翔,浮鹥散参差。
告我遽言旋,定省恒惧乖。
懿此孝友心,令德善自培。
愿为王国士,无愧北山莱。
云门辍清响,郑卫音方扬。
锦衣受垢污,不如练布良。
轩轩青云士,鸣玉升庙堂。
名高受谗毁,宠盛罹愆殃。
美女恶女仇,偏听奸以萌。
众口能铄金,况乃忘周防。
所以君子心,惟用德自将。
行行九折阪,戒哉衔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