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常年好,空明九月时。
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
清商杂流羽,取瑟一调丝。
白日常年好,空明九月时。
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
清商杂流羽,取瑟一调丝。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降雪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首句“白日常年好”,以平和的语气引入,似乎在说平常的日子总是美好的,为接下来的转折铺垫。接着,“空明九月时”点明时间背景,九月的天空格外明亮,为下文的雪景渲染了背景。
“阴阳今欲战,雨雪晚交持。”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阴阳二气比拟为即将交战的双方,而雨雪则是他们斗争的结果。这种生动的比喻,使得原本抽象的自然现象变得具体可感。
“势合溪云长,寒深木叶危。”进一步描绘了雪景的壮观。溪边的云雾因雪势而更加浓重,寒意深重的季节里,树木的叶子显得格外脆弱,仿佛随时可能被严寒摧折。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雪带来的寒冷与破坏力。
“清商杂流羽,取瑟一调丝。”最后两句则转而描写听觉感受。清商(古代音乐的一种)与飘落的雪花交织在一起,如同瑟琴之音,和谐而悠扬。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美丽与残酷并存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感受与思考。
送咿哑、兰䒀桂桨,斜阳斟酌桥渡。
曲琼十二珠帘挂,扇影乍回风絮。停复去。
尽荡绿流红,眉眼相侬汝。粉塘夕否。
恰藕叶鸳鸯,桃根姊妹,一色晚烟护。
堤南北,锦缆乱牵芳树。好山迎媚无数。
波摇酒梦凉难定,箫响细能贴住。还醉顾。
霎七里香云,淘尽鸥边雨。水杨低处。
恁三五楼台,疏疏灯点,夜半尚人语。
麝火山垆炷。拂琴蟫、玉丝响凤,怨声何许。
寄语东风吹远远,莫弄柳边柔絮。
好回护、娇莺纤羽。
况未春阑到三月,忍看伊、和水飘零去。
怕正急,渡头雨。抱心似薏通微苦。
拍阑干、一番踌想,一回酸楚。
芳草轻烟桃叶桨,为我约春暂住。
总早晚、是春归路。
寒榻荒灯诗鬓瘦,更何堪、添写离筵句。
君不见、茂陵树。
缕缕毵毵,雨织烟梳,月斜风整。
陌头消息潜催,楼上韶华谁省。
旧家苏小,凄凉一面西湖,年年只有莺来问。
不肯系春愁,恁者般消损。闲趁。
喧红闹绿,油碧帷车,桃花鞯镫。
一例轻狂,未改少年心性。
蘼芜天际,又堪玉笛声残,夕阳如画流波暝。
乱絮满江南,荡相思无影。
鬓丝禅榻秋如许。记残篝、照影那宵情绪。
病酒愁花,把手相怜尔女。
阁外疏钟风曳远,又竹外、萧萧凉雨。凄楚。
只银屏烟水,梦边寻去。
无奈此日重来,认佛眉低锁,似愁无语。
容易断人肠,者断笺词句。
萍絮天涯朋旧散,况憔悴、慧娘眉怃。延伫。
但晓莺、啼上碧桃一树。
蜜白凝肪,犀黄点粟,幺莺弄影翩舞。
贮恨能深,含情不卷,恍听小琼低语。
断来响腻,并堕梦、纤无寻处。
月媚风娟时节,蜻蛉飞上三五。沉沉晓凉窗户。
倚冰奁、粉花调露。瘦绝秋姿妆束,便输伊素。
莫问钿蝉消息,记翠被、红灯夜深雨。
一角湘烟,楚宫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