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王尚书口授吟》
《梦王尚书口授吟》全文
唐 / 张氏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èngwángshàngshūkǒushòuyín
táng / zhāngshì

huánshūnàosǎoxuégōngzhuāngxiántíngliáng

shǒuzānqiāozhúqīngyuèshuāng

注释
鬟梳:古代女子梳理头发的发髻。
闹扫:此处指精心、细致地打理。
学宫妆:古代学宫中女子的妆扮风格,端庄典雅。
独立:独自站立。
闲庭:安静空闲的庭院。
纳夜凉:接纳、感受夜晚的凉爽。
手把:手中握着。
玉簪:用玉石制成的发簪,常用于古代女子固定发型。
敲砌竹:轻轻敲击台阶边的竹子。
清歌:清亮悦耳的歌声。
一曲:一首歌曲。
月如霜:形容明亮的月光洒下,如同霜一般洁白清冷。
翻译
模仿学宫女子精心梳理发髻,独自静立庭院享受夜晚的清凉。
手持白玉发簪轻敲阶旁翠竹,清脆歌声响起,月色如霜般皎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独自一人时的幽静情景。"鬟梳闹扫学宫妆"一句,展示了她即便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不忘打理自己的容貌,这里的“鬟梳”指的是整理头发,“学宫妆”则是化装的意思,从中可见女子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修饰的重视。

"独立闲庭纳夜凉"表达了她在空旷的庭院中独处,感受着夜晚清凉的气息。这里的“独立”强调了一种孤独感,"闲庭"则描绘出一种宁静与宽阔的环境,而"纳夜凉"则是说女子享受着夜晚带来的凉意。

接下来的两句"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夜间独处的氛围。"手把玉簪"表明她手持一个玉制的发簪,而“敲砌竹”则是说她用这玉簪轻敲着竹子,这样的动作既是对夜静的打破,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而“清歌一曲月如霜”则展示了女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唱出了一首清丽的歌谣,歌声之美,使得明亮的月色仿佛带上了霜冻般的寒冷与纯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和女子行为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内心世界既孤独又自在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氏女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0)

长信秋词五首·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0)

古艳诗二首·其一

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

莺藏柳闇无人语,惟有墙花满树红。

(0)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南山唯与北山邻,古树连拳伴我身。

黄鹤有心多不住,白云无事独相亲。

闲持竹锡深看水,懒系麻衣出见人。

欲掇幽芳聊赠远,郎官那赏石门春。

(0)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

西施醉后情不禁,侍儿扶下蕊珠阁。

柔条嫩蕊轻?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

红能柔,绿能软,浓淡参差相宛转。

舞蝶双双谁唤来,轻绡片片何人剪。

白发使君思帝乡,驱妻领女游花傍。

持杯忆著曲江事,千花万叶垂宫墙。

复有同心初上第,日暮华筵移水际。

笙歌日日徵教坊,倾国名倡尽佳丽。

我曾此处同诸生,飞盂落盏纷纵横。

将欲得到上天路,刚向直道中行去。

一朝失势当如此,万事如灰壮心死。

谁知奏御数万言,翻割龟符四千里。

丈夫达则贤,穷则愚,胡为紫,胡为朱。

莫思身外穷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壶。

(0)

杂诗·其六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