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奚翁的骨孙,高年说法屡承恩。
麻鞋直上黄金殿,铁锡时敲白下门。
烦恼海中垂雨露,虚空背上立乾坤。
秋风唱彻无生曲,白牯狸奴亦断魂。
潦倒奚翁的骨孙,高年说法屡承恩。
麻鞋直上黄金殿,铁锡时敲白下门。
烦恼海中垂雨露,虚空背上立乾坤。
秋风唱彻无生曲,白牯狸奴亦断魂。
此诗描绘了一位高僧楚石和尚的非凡形象与精神境界。首句“潦倒奚翁的骨孙”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暗喻楚石和尚虽历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接着,“高年说法屡承恩”则赞扬了他年高德劭,仍能不断传法,深受信徒敬仰。
“麻鞋直上黄金殿,铁锡时敲白下门”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楚石和尚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他穿着简朴的麻鞋,直入庄严的殿堂,手持铁锡,敲击着山下的门户,象征着他不仅在物质世界中勇往直前,更在精神层面有着坚定的追求。
“烦恼海中垂雨露,虚空背上立乾坤”进一步深化了对楚石和尚精神境界的描绘。他如同在烦恼的海洋中洒下甘霖,给予众生心灵的慰藉;又如背负着整个宇宙,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智慧与胸怀。
最后,“秋风唱彻无生曲,白牯狸奴亦断魂”表达了对楚石和尚离世的哀悼之情。即使是在秋风中,他的教诲与精神仍然回荡不绝,连动物都为之动容,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楚石和尚作为一位高僧的非凡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力,是对他的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
勿言水懦弱,在险能用壮。
盘回万重山,不制三尺浪。
混混循崖行,约束戒奔放。
屈曲必如意,性本无背向。
触石石忽怒,爱怒不受障。
一过波澜平,柔克贵善让。
我行历诸滩,顺逆固殊状。
曾读老氏书,观物知所尚。
秋雨濛濛数晨夕,门外泥深行不得。
墙根草色上墙生,湿云不动炊烟直。
村中农夫荷锄语,朝来雨足当宜麦。
冥冥三日却为霖,太息我稼何由穑。
我时蹋壁空斋里,卧闻雨声心凄恻。
出门仰视絮成堆,低头但见水衣碧。
愿挥长剑斩乖龙,更呼好风来西北。
一扫浮空万里愁,坐使秋阳照阡陌。
不知此意竟何如,彼苍茫茫谁识测。
解愁送酒有侯芭,因醉题诗问李白。
车遥遥,遥遥入烟雾。马不肯停,车不肯住。
触石折轴,车轮无声。白日欲落,风吹马鸣。
远忆送者,此时到家。君意已息,我劳如何。
食瓜遇苦,食梅遇酸。采薇苦饥,负薪苦寒。
陟彼岨峿,我心如荼。空林有声,恐非令涂。
道逢游子,将别匆匆。出门入门,殊与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