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股飞神锡,千金供住园。
吹毛曾有问,得髓更无言。
兰紫恩袍异,莲香社侣繁。
双林今奄忽,泪目送风幡。
两股飞神锡,千金供住园。
吹毛曾有问,得髓更无言。
兰紫恩袍异,莲香社侣繁。
双林今奄忽,泪目送风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悼祚禅师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已故禅师的怀念之情。
"两股飞神锡,千金供住园。"
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寺院景象,“两股飞神锡”指的是庙宇中的高耸屋脊,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而“千金”则形容寺院的壮丽与精致,这里可能是指供奉禅师遗像或法座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寺院的宏伟,更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崇和敬仰。
"吹毛曾有问,得髓更无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已故禅师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对禅理的理解。“吹毛”形容禅师教诲的精妙,“曾有问”则显示诗人曾向禅师请益。而“得髓更无言”,意味着诗人已经领悟了禅师的真谛,达到了不需要多言便能心灵相通的地步。
"兰紫恩袍异,莲香社侣繁。"
这里通过对颜色和气味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之情。“兰紫”形容的是禅师所穿袈裟的颜色,而“莲香社侣繁”则是诗人感受到的清净而美好的氛围。这种气味和颜色的细腻描绘,不仅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更传达了诗人对禅师恩泽的深切怀念。
"双林今奄忽,泪目送风幡。"
这两句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离别之情。“双林”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双排树木,而“今奄忽”则表明时光易逝,禅师已去。最后,“泪目送风幡”,则形容诗人在 禅师离世后,以泪水哀伤之情,送别禅师的法号或遗影,这里“风幡”可能是指随风飘扬的经幡,用以象征对禅师精神的追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院环境、禅理交流以及个人哀伤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已故禅师深切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龙盘往昔名钟山,云起从龙意自闲。
肤寸须臾成戴帽,坐看膏雨满人间。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