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是,二不成,落华流水里啼莺。
闲亭雨歇夜将半,片月还从海底生。
一不是,二不成,落华流水里啼莺。
闲亭雨歇夜将半,片月还从海底生。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卿所作的《偈三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一不是,二不成"这两句看似无理,实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某种超脱或否定世俗观念的态度。"落华流水里啼莺"一句,通过落花飘零和流水潺潺,以及黄莺的啼鸣,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消逝与生机并存的意境。
"闲亭雨歇夜将半"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变化,雨后的闲亭显得格外宁静,夜晚已过半,暗示着时光的流转。"片月还从海底生"则是奇特的想象,月亮仿佛从海底升起,象征着希望和明亮在黑暗中悄然诞生,给人以超脱现实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禅意,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领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交融的美学风格。
百尺楼前春正新,天公有意娱老人。
长林丰草乐更真,花气芬芳草色匀。
开门扫径邀青春,衰年有梦仍绂麟。
昼长何所事,如渑美酒时沾唇。
酒罢何所之,孙曾四五常随身。
残山剩水日相亲,墙东避世非避秦。
举头叹彼衔芦雁,翻身喜若纵壑鳞。
有时溪边閒濯足,有时石上间垂纶。
瓦盆石鼎无纤尘,黄粱春韭殊甘珍。
阳春有脚花有神,寻芳常涉桃花津。
花下持螯日几巡,洼尊泥饮草为茵。
唾壶间击歌采蘋,漉酒尚有头上巾。
坦荡荡兮,不知何以拟其伦。
难窥测兮,生平不喜亦不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