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
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
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
秋声四起山霭夕,坏屋疏篱睡无处。
披裘结束相劝归,过尽重云下山去。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
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
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
秋声四起山霭夕,坏屋疏篱睡无处。
披裘结束相劝归,过尽重云下山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入山寻找避雨之所的画面,通过对险峻山路、风寒雨滑和艰难求暖的情景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石棱如刀不容步,上挽垂藤下无路。" 这两句描写了山路的险峻和行走的艰难,给人以压抑之感。"风寒雨滑徒旅愁,舍马杖藜泥没屦。" 这里则是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无奈与烦恼,以及对旅途中困顿的描写。
"跻攀颠坠不容发,目眩心寒惊反顾。"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山路的险峻和攀爬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恐惧与不安。"亦知垂堂有遗戒,身仰微官欲谁愬。" 这里则是诗人对于某种规戒或是教诲的遵守,以及他在低微职位上的无奈和不得志。
接下来的几句“萧萧茅屋映绝壁,门外汩汩清泉注。解衣就火不能暖,旋拾山薪伐溪树。” 描绘了诗人避雨的场景,以及他在寒冷中的求暖无果,还有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山翁生未食醯醢,脱粟寒蔬度朝暮。" 这两句则是对于生活艰辛的一种描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人间平地固不少,何用崎岖守磨兔。秋声四起山霭夕,坏屋疏篱睡无处。" 这里是诗人对于选择居住在险峻山区的质疑,以及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一种无奈感受。
最后“披裘结束相劝归,过尽重云下山去。” 是一声叹息,一种放弃与逃离的决心。诗人似乎是在劝说自己要离开这里,摆脱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写,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感受和选择,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