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泊桥南书院》
《小泊桥南书院》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欲浮一舸过东吴,小泊桥南兴有馀。

尽道久悬高士榻,岂知重见故人车。

诗家情味从来别,书院言谈分外舒。

莲实藕花秋露滴,坐多题句转清虚。

(0)
鉴赏

这首诗《小泊桥南书院》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于桥南小憩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欲浮一舸过东吴,小泊桥南兴有馀”开篇即展现出诗人乘舟游历的意象,表达了对东吴美景的向往与期待,同时点明了小憩桥边的情境,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兴致。

颔联“尽道久悬高士榻,岂知重见故人车”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借由“高士榻”与“故人车”的典故,既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也暗含着对今日重逢旧友的喜悦之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诗家情味从来别,书院言谈分外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诗人的情感与书院的氛围相融合,强调了诗歌创作与学术交流的独特魅力,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心灵的自由与舒展。

尾联“莲实藕花秋露滴,坐多题句转清虚”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秋日的露珠滴落在莲实与藕花之上,诗人长时间在此静坐,不仅留下了诗句,更让心境变得清静而超脱。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桥边小憩场景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文化、友情、自然等多个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次韵夏仲勉

不喜为文富,长忧得酒悭。

尊罍堆案上,笔砚弃墙间。

有传追王绩,无书继贾山。

贵人能慢士,往见亦胡颜。

(0)

赋文子方家筼筜亭竹影

数个筼筜一小亭,南窗承日印寒青。

水晶帘里珊瑚树,云母屏间翡翠翎。

却爱微风动萧瑟,翻疑薄暮倚娉婷。

凭君纵有鹅溪绢,莫与空花结定形。

(0)

罗若川画松

暮春多雨昼冥冥,罗生画松当素屏。

老蛟化为剑气黑,白鹤下啄苔痕青。

传来日暮自篝火,梦入幽岩寻茯苓。

不遇胡僧露双脚,石函自了读残经。

(0)

题著色山图

江树重重江水深,楚王宫殿在山阴。

白云窈窕生春浦,翠黛婵娟对晚岑。

宋玉少时多讽咏,江淹老去倦登临。

扁舟却上巴陵去,閒听孤猿月下吟。

(0)

谢吴宗师送牡丹并简伯庸尚书

轻风紫陌少尘沙,忽见金盘送好花。

云气自随仙掌动,天香不许世人夸。

青春有态当窗近,白发多情插帽斜。

最爱尚书才思别,解吟胡蝶出东家。

(0)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其一

翠幄临都尚驻郊,言瞻龙漠度前茅。

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

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