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见秋日光,秋气猛入肠。
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
枕书窗间人,二竖语膏肓。
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
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
仰见秋日光,秋气猛入肠。
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
枕书窗间人,二竖语膏肓。
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
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苦闷。首句“仰见秋日光”以视觉感受起笔,秋日阳光虽明亮,却透出寒意,暗示季节的萧瑟。接着,“秋气猛入肠”,直接表达诗人对秋意的强烈感触,仿佛秋气直击内心深处。
“相守虫啸夜,相哀叶摇黄”通过虫鸣和落叶,渲染了夜晚的孤寂与哀伤。诗人独自在窗前读书,却被病痛折磨,“二竖语膏肓”暗指身体的疾病无药可救。他期盼着时间能倒流,与病痛一同消逝:“日车何时翻,一快偕汝亡。”
“寂寞非寂寞,煎愁成沸肠”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表面上看似孤独,但愁苦如同沸水般煎熬着他的心。最后两句“同居秋气中,一触如金创”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如同刀割般刺痛,诗人的心灵受到重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秋日景象与个人病痛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凉。郑孝胥的笔触细腻,语言凝练,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苦闷与期待。
帝下赤霄符,搜求造化炉。
中台归内座,太一直南都。
黄霸乘轺入,王尊叱驭趋。
万人东道送,六纛北风驱。
栈阁才倾盖,关门已合繻。
贯鱼行逦迤,交马语踟蹰。
去速熊罴兆,来驰虎豹夫。
昔怜三易地,今讶两分途。
别路环山雪,离章运寸珠。
锋铓断犀兕,波浪没蓬壶。
区宇声虽动,淮河孽未诛。
将军遥策画,师氏密吁谟。
汉上坛仍筑,褒西阵再图。
公方先二虏,何暇进愚儒。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正。
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楹。
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夜寒闭窗户,石溜何清泠。
若在深洞中,半崖闻水声。
醉人疑舫影,呼指递相惊。
何故有双鱼,随吾酒舫行。
醉昏能诞语,劝醉能忘情。
坐无拘忌人,勿限醉与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