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
使君知有不自由,坐在头时立在掌。
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艳姿。
为徽持此寄敬中,以死报郎为终始。
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长。
使君知有不自由,坐在头时立在掌。
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写仪容得艳姿。
为徽持此寄敬中,以死报郎为终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崔徽歌》,通过对崔徽这个人物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由和艺术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崔徽本不是娼家”,开篇即设定了一个意象:崔徽原本不属于那个需要歌唱与舞蹈的场所,也就是说她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梦想。接着,“教歌按舞娼家长”则表明尽管如此,她仍旧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传授歌曲,展现她的才艺。这两句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矛盾,似乎崔徽被迫进入了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领域。
“使君知有不自由,使坐在头时立在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这里的“使君”可能是对崔徽的一种尊称,她知道自己并非完全自由,而是在某些时刻,甚至是瞬间,就必须站立起来以应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传达出一种被束缚感。
然后诗人引入了一个新的角色,“有客有客名丘夏”,这个人物善于捕捉和描绘女性的美丽容貌,尤其是崔徽的艳姿。这表明丘夏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更可能是一位艺术家,对美有着独特的感知和表现。
最后两句,“为徽持此寄敬中,以死报郎为终始”则表达了诗人对崔徽深厚的情谊。元稹通过这首诗,传递出他对朋友之间坚定不移的情感,以及对于艺术的崇高追求和无限赞美。
整首诗以其精巧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稹在抒情方面的卓越才华。
遥瞻太华山,林樾蒙日月。
西岩穴浮云,突瓦东岭缺。
补辏庸神功,山灵永契阔。
飒飒朔风劲,四野木叶脱。
游人动春兴,残树成点血。
日暮途或穷,我车肯改辙。
深湫有神蛟,服食太始雪。
何时为吾驾,飞上太清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