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饶平学谕谢原仁校文还任时余监试同事又连舟至苍梧故及之》
《送饶平学谕谢原仁校文还任时余监试同事又连舟至苍梧故及之》全文
明 / 陈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漓江南下接梧州,两岸青山李郭舟。

木落风高鸥鸟唤,江空夜静月轮浮。

残牙尚忆红绫饼,寒色初侵紫绮裘。

明发驿楼情未尽,一樽临别更绸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谢原仁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友情的深厚。首联“漓江南下接梧州,两岸青山李郭舟”以漓江与梧州的连接,以及两岸青山映衬着行舟,营造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预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

颔联“木落风高鸥鸟唤,江空夜静月轮浮”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落叶飘零,江面风高,鸥鸟在空中翱翔,夜晚的江面宁静而明亮,一轮明月倒映其中。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对比,渲染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颈联“残牙尚忆红绫饼,寒色初侵紫绮裘”则转为对友人个人情感的描写。这里的“残牙”可能象征着年华老去,“红绫饼”可能是友人喜爱的食物或礼物,暗示了离别之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寒色初侵紫绮裘”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中的关怀,预见到天气转凉,提醒友人注意保暖。

尾联“明发驿楼情未尽,一樽临别更绸缪”点明了离别时刻的情感。即使在清晨离开驿站时,诗人的情感仍未消散,甚至在分别之际,还更加地周到和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担忧,是一首充满深情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陈烓
朝代:明

陈烓(1449~1527年),陈叔刚胞侄,字文用,号蒙庵,晚号留余。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任潮州推官,饶平山民抗拒官府苛税,陈烓前往处置,十日即告安定。他巡行之处,冤民有从数百里外前往告状者,立即判决,案无滞留。后升南京御史,巡视两浙,奏劾贪吏监司以下13人,名声大起。弘治元年(1488年),陈烓上疏奏苏民困等8事,均被采纳,后升广西佥事、浙江佥事,以病辞归。
猜你喜欢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其二

时至何须羯鼓催,玉堂先见一花开。

洛阳城里春如锦,昨日看花人又来。

(0)

丹霞十二绝·其五片鳞岩

千松千竹倚千岩,一石一泉成一庵。

尽道乘龙人去后,片鳞留影在山南。

(0)

石鼓

须弥椎打虚空鼓,消息惟教风穴知。

顽石自来能解语,希声何必问冯夷。

(0)

送六幻师归珠崖东山·其六

海外相随小犊儿,于今长大渐成痴。

从师归去烦收管,耕月犁云好及时。

(0)

挽梁祖寿·其五

海外归来已四年,相过有约苦无缘。

如今未卜重来否,云散长空月在天。

(0)

邓子东山得名画半帧乃昔时好手绘未成幅者索予题破口占三绝书以还之·其一

仙人云里掩齐纨,一段风流欲貌难。

却似真山描不得,止留一半与人看。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