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松千竹倚千岩,一石一泉成一庵。
尽道乘龙人去后,片鳞留影在山南。
千松千竹倚千岩,一石一泉成一庵。
尽道乘龙人去后,片鳞留影在山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以“千松千竹倚千岩”开篇,通过“千”字的重复,营造出一种壮观而深远的自然景观,松竹与岩石相依,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接着,“一石一泉成一庵”一句,将视角缩小至一处静谧的小庵,由一块石头和一股泉水构成,隐喻着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简朴。
“尽道乘龙人去后”,这一句则引出了一个传说或故事,暗示了曾经有人在此乘龙而去,留下了许多传说与神秘色彩。最后,“片鳞留影在山南”巧妙地将故事与现实结合,通过“片鳞”(鱼的鳞片)的比喻,象征着虽已离去,但留下了不朽的痕迹,如同在山南留下了永恒的影子,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与存在的深邃思考。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恼烟撩露。
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
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冬晴无雪。
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