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作品,名为《读谷梁传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古代溴梁之会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忧虑。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这两句诗回顾了历史上的大事件——溴梁之会。在这个背景下,"诸侯"指的是各路诸侯,他们在这种场合应该是不可或缺的,但现在却不见踪影,这反映出当时政治中心的衰落和权力分散。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这两句表明,官员们自己结成联盟,而君主的政策就像繁复的装饰一样,没有实质作用。这是对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无能的讽刺。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这两句诗中,“宗楚”指的是以楚国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强大,“尊周”则是指尊崇周朝的中央政权。这里暗示,只要地方有实力,就会自立门户,谁还会去维护已经虚弱不堪的周王室。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况的痛心疾首之情,“空文”指的是那些没有实际效力的文字和规定,“徒尔贬”则是这些无用文字反而导致国家权威的贬值。最后“见此眦血流”表现了诗人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心的激烈愤慨与痛苦。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批评和历史反思,是诗人对于当时统治阶级无能、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以及中央政权衰弱的忧虑。
韩郎自是江北人,避地去作江南臣。
更从江南到江北,便道江南有人忆。
归来笑拥名花丛,疏眉小面居当中。
千枝银烛照舞影,满堂宾客看惊鸿。
门生解事执乐句,燕支拍碎声穿空。
酣嬉跌宕君莫笑,一半桃李无春风。
宫中唱念家山破,烧槽哀怨传何穷。
聊将群婢污名检,此意未必闻重瞳。
六如居士不并时,何由户外三更窥。
笔底故有嫱与施,我不见画但见诗。
诗工直疑画逊之,眼饱铅黛嘲贫儿。
从来裴休说法为人愿,不妨衲衣乞食随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