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浦东头几问津,风波仍旧客怀新。
云山千里劳乡梦,萍水经年少故人。
楚客候潮舟似蚁,吴儿歌调月如银。
推蓬无那霜华重,多少寒威怯早春。
渔浦东头几问津,风波仍旧客怀新。
云山千里劳乡梦,萍水经年少故人。
楚客候潮舟似蚁,吴儿歌调月如银。
推蓬无那霜华重,多少寒威怯早春。
这首《渔浦》由明代诗人陈良贵所作,描绘了渔浦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首句“渔浦东头几问津,风波仍旧客怀新”以渔浦为背景,点出地点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短暂停留,以及面对风浪时内心的平静与新奇感。接下来,“云山千里劳乡梦,萍水经年少故人”两句,通过对比云山与萍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楚客候潮舟似蚁,吴儿歌调月如银”则进一步描绘了渔浦的夜景,楚客等待潮水的到来,小舟在夜色中显得微不足道,而吴地的孩童在月光下歌唱,月色如银般明亮,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最后,“推蓬无那霜华重,多少寒威怯早春”以霜华的厚重和早春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岁月无情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家乡与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