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
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
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诚斋步月 其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
“桂树何曾不长枝”,这里的“桂树”常被用来比喻君子之德,这句表达的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本应如此生长,暗含着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接下来的“月轮却有不圆时”,则是通过对月亮周期变化的观察,提醒人们世事无常,圆满是暂时的。
第二句“若教桂树只管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各自发展,不应强求完美无缺的态度。最后一句“拶拆月轮谁补伊”,则是在反问,如果要去修补月亮的不圆,那又是谁能做到呢?这既包含了一种幽默感,又透露出诗人对于天命不可违抗的认知。
整首诗通过桂树和月亮两个意象,传达了顺应自然、接受生命中的不足与变化的哲学思考。同时,这也体现出杨万里对自然界观察入微,对生活态度平和的文学风格。
晓起玉瓶,冰欲冻、双耳料应难热。
落尽梨花,不见梅开,春意为谁铺设。
种莲陆地难成藕,蒲作剑、刺人无血。
春蚕死、丝肠抽尽,茧儿才结。料得薄情顿撇。
便勉强温存,也无欢悦。
多少工夫,绣就鸳鸯,忍把金针轻拆。
人如古镜久沉埋,销磨了、暗中年月。
却教我、怎地破他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