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重踏帝京尘,七载江湖饱问津。
白发有人疑甲子,清斋无日不庚申。
不才讵敢诬明主,厚禄那能羡故人。
乞得泮宫闽粤去,未妨閒处著吾身。
马蹄重踏帝京尘,七载江湖饱问津。
白发有人疑甲子,清斋无日不庚申。
不才讵敢诬明主,厚禄那能羡故人。
乞得泮宫闽粤去,未妨閒处著吾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辇下言怀》,表达了作者在京城多年后的感慨和人生选择。首句“马蹄重踏帝京尘”描绘了他在皇都忙碌奔波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尘世纷扰。接着,“七载江湖饱问津”则回顾了他在外漂泊七年,广博地寻求知识和经验的经历。
“白发有人疑甲子”写出了诗人岁月匆匆,已届老年,有人甚至怀疑他已年过六旬。“清斋无日不庚申”进一步刻画了他的生活节俭和对道家思想的崇尚,每日坚持清修,以庚申(道教中的重要日子)为戒律。
“不才讵敢诬明主”表达了他对君主的忠诚,表示自己虽然才能有限,但不敢妄自菲薄或欺骗圣明的君主。“厚禄那能羡故人”则流露出对富贵生活的淡然态度,他并不羡慕那些仅凭权势而获得丰厚俸禄的人。
最后两句“乞得泮宫闽粤去,未妨閒处著吾身”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离开京城,到福建、广东等地的学校任职,过上相对闲适的生活,继续实现自我价值。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选择,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淡泊名利的品格。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
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
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
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
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
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兮万山阻。
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
谁登李杜坛,浩如海波翻。
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
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
令人还忆谢玄晖,昆崙虞泉入马蹄。
我愿四方上下逐东野,只有相逢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