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洲金作柱,郁水镜为邻。
轶浪吞瓯楚,危楼入汉秦。
近窥狐兔窟,高瞰蜃龙唇。
寂寞东坡老,繁花空复春。
灵洲金作柱,郁水镜为邻。
轶浪吞瓯楚,危楼入汉秦。
近窥狐兔窟,高瞰蜃龙唇。
寂寞东坡老,繁花空复春。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远。首联“灵洲金作柱,郁水镜为邻”以“金作柱”和“镜为邻”来比喻金山的珍贵与清澈的郁水相伴,营造出一种金碧辉煌与宁静清幽并存的意境。接下来的“轶浪吞瓯楚,危楼入汉秦”两句,通过“轶浪”与“危楼”的描绘,展现了金山在波涛中的雄伟与楼阁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同时也暗示了金山的历史悠久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近窥狐兔窟,高瞰蜃龙唇”则进一步展示了金山的自然生态与神秘色彩,狐狸兔子的栖息地与蜃龙的传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最后,“寂寞东坡老,繁花空复春”一句,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繁华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金山虽美,但岁月静好,却也难免孤独与变迁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小金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底蕴,还蕴含了对时间、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颇恨登临,浪自作、骚人愁语。
石城上、何须苦说,死袁生褚。
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
与君来、萧瑟北风寒,黄云暮。枕钟阜,湖玄武。
生此虎,真蹲踞。看四山环合,休临江渚。
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
君且住、明月为人来,潮生浦。
嫣然一笑,向烛花光下,经年才见。
欲语还羞如有恨,方得东君一盼。
天意无情,更教微雨,香泪流丹脸。
今朝霁色,笙歌初沸庭院。
因是思入东屏,当年手植,遍桃源低岸。
失脚东来春七度,辜负芳丛无限。
问讯园丁,宁如归去,细与从头看。
东风独立,白云遮断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