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招提路,山风冷透裳。
寒鸦互分合,霜稻半青黄。
习讼伤浇俗,思闲慰故乡。
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阳。
晚入招提路,山风冷透裳。
寒鸦互分合,霜稻半青黄。
习讼伤浇俗,思闲慰故乡。
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阳。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步入招提寺(可能指佛教寺庙)时的情景,山风带着凉意穿透衣裳,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诗人观察到寒鸦在枝头交互飞舞,稻田里的稻谷已半青半黄,显示出秋季的丰收与凋零并存。他感叹社会风气过于势利(习讼伤浇俗),内心渴望闲适以慰藉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诗人想象牧童被此情此景触动,敲响牛角,悠扬的歌声在夕阳下回荡,增添了画面的宁静与诗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我行陈许郊,千里平若掌。
居民杂荆榛,耕少地多旷。
野兔乍跳奔,惊鸢或高飏。
乔林多疾风,寒涧有馀涨。
棘篱蔽茅屋,鸡犬入村巷。
主人扫土榻,秣马具朝饷。
童儿汲土井,败饭堆瓦盎。
勿悲为生陋,自足无他望。
嗟予走薄宦,奔走年将壮。
长抱羁旅愁,何时税归鞅。
紫禁断人声,蓬山转春日。
楼外晚鼓传,城阴卫番出。
循除撷新秀,红紫间疏密。
倚天黄金阙,龙虎气郁律。
明时赋铅椠,寓直守编帙。
疏閒谢裨补,岁月感飘忽。
谢公山林赏,不为轩冕屈。
体道无朝野,达情惭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