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惨岁云暮,寒日无停光。
况复阴晦多,景短重云长。
梳头坐清晓,朝饭熟黄粱。
官闲无事业,终日偃空堂。
经时不跨马,门径秋芜荒。
惟有霜后山,当帘对苍苍。
惨惨岁云暮,寒日无停光。
况复阴晦多,景短重云长。
梳头坐清晓,朝饭熟黄粱。
官闲无事业,终日偃空堂。
经时不跨马,门径秋芜荒。
惟有霜后山,当帘对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闲适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惨惨岁云暮,寒日无停光。"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了一种秋末时节的阴冷氛围,岁末的云色沉重,太阳也失去了它的温暖和活力,显得异常凄凉。
"况复阴晦多,景短重云长。" 这里的“况复”意味着加之以往,这种阴冷的天气更加频繁出现,秋季原本就较短的白昼被厚重的云层所笼罩,使得日照更为短暂。
"梳头坐清晓,朝饭熟黄粱。" 这里诗人转而描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清晨梳洗完毕后静坐,享用着早餐的简单食物——黄粱,这种平淡无奇的生活反映出诗人的安贫乐道。
"官闲无事业,终日偃空堂。"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官场职务的疏离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业要追求,每天都在空旷的大厅中度过,显得悠闲而又有些孤独。
"经时不跨马,门径秋芜荒。" 这里的“经时”意味着日复一日,而诗人却很少骑马外出,即使是走动,也只是在家门前的小路上,那些本应整洁的道路也因为季节的更迭而变得杂草丛生。
最后两句 "惟有霜后山,当帘对苍苍。" 把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外部景物——秋后的山色,透过窗帘看去,那些山峦在淡薄的晨雾中显得格外苍茫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情怀。
潇洒将军瘦于竹,一轩可比筼筜谷。
清风吹动紫宣毫,更遣孤山春意足。
写梅种竹今几秋,冰霜之节元相投。
渭川封君不须数,金貂济济传留侯。
甲第东偏绝尘扫,曲径回廊连碧筱。
随步清芬不厌多,呼童莫剪窗前草。
画轴无论宝绘堂,石谱亦似平泉庄。
胸中丘壑有真趣,却笑纷纷声利场。
偶然坐我脩竹下,细拂琅玕翠堪把。
茗碗炉薰客意长,不觉斜阳在檐瓦。
我家篁墩溪水湄,年来有俗惭未医。
食肉跃马非所愿,与公结社还相期。
丁令威,乃在昆崙之墟,阆风之巅。
羽衣误作尘土梦,回首人世三千年。
空中落日松柏冷,苦雾惨惨含悲泉。
梦随回飙访琼田,紫鸡青鸭还相怜。
丁令威,将柰何?野有矰缴,隰有网罗。
前飞乌鸢后鴐鹅,啄腥争腐声喽啰。
渺予怀兮隔烟萝,杳冥冥兮徛长歌。
丁令威,胡不归?
槐江之山连大騩,玉楼金嶂中天开,玲珑碧树锵琼瑰。
凤凰有阁鸾有台,君胡为兮独蒿莱?
丁令威,归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