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东里先生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与世隔绝、寄情于自然的情怀。开篇即以“家何在、山阴溪曲”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隐逸理想。
接着,“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表达了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那“茅屋”不仅是居所的写实,也象征着一种超脱物质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则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流水清如玉”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寓含着诗人对于纯净心灵的向往。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这些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他对生命中简单而美好事物的珍视。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这几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得失、是非荣辱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洞察。他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现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尽头。
最后,“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则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追求,通过品尝新酿的美酒来享受当下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里先生的隐逸生活和他对自然之美、生命之短暂的感悟,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连朝揽奇秀,未可十拔五。
及观江郎山,发竖偿快睹。
睥睨心靡宁,描写词难吐。
想当开辟初,巧斲费神斧。
或经女娲炼,五色精华聚。
突兀骇阿房,矗立拟天柱。
海蜃结楼台,骊龙撑角距。
风雷护阶梯,罴虎守门户。
炎天或凝冰,白日常洒雨。
疑有神仙居,过者不敢侮。
晦明异徵应,灵气亘今古。
谁将磨其崖,镌颂比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