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维舟近柳堤。菱歌迤逦过前溪。
曲中自诉衷肠事,岸上行人那得知。
金齿屐,翠云篦。女萝为带蕙为衣。
惜花贪折归时晚,急桨相呼入翠微。
两两维舟近柳堤。菱歌迤逦过前溪。
曲中自诉衷肠事,岸上行人那得知。
金齿屐,翠云篦。女萝为带蕙为衣。
惜花贪折归时晚,急桨相呼入翠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采莲图景。开篇“两两维舟近柳堤”,通过对小船靠近垂柳岸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亲昵的氛围。紧接着,“菱歌迤逦过前溪”则传达了采莲人在水面上唱歌的声音,既展现了他们愉悦的心情,也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
诗人通过“曲中自诉衷肠事,岸上行人那得知”表达了采莲者在水中央私语、倾诉心事,而岸边行人却无法洞悉这种私密的情感交流。这不仅强化了画面中的宁静感,更增加了一份神秘性。
“金齿屐,翠云篦”可能是对采莲工具或服饰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细节之美。随后的“女萝为带蕙为衣”则表现了采莲者以水生植物作为装饰,或许暗示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
最后,“惜花贪折归时晚,急桨相呼入翠微”展现了采莲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他们在日暮时分匆忙划船离去的情景。这里的“翠微”可能是指一片葱郁的水生植物,也许象征着诗中所营造的那份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采莲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有生活情趣,又不失内心独白的夏日水乡画卷。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
怅病骨臞臞,幽怀渺渺,短发飕飕。
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
敧枕困寻药裹,薰衣慵讯香篝。悠悠。老矣复焉求。
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
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
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