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帘外寒江千里色,林中樽酒七人期。
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宴饮的画面。"帘外寒江千里色",通过帘幕望见江水在严冬中延伸至天边,色彩幽远而淡雅。"林中樽酒七人期"则指诗人与六位亲友相约于森林之中举杯畅饮,用“樽”来形容古代的酒器,增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宁知腊日龙沙会,却胜重阳落帽时",则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宴会的珍视。腊月(农历十二月)在北方往往寒冷且多雪,而“龙沙”指的是长江中的一个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宴会的地点。"却胜重阳落帽时",则是说这次冬日的聚会更胜过了秋天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摘下帽子享受温暖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此次冬日宴饮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朋友间美好时光的珍惜。
九疑之山多白云,游子望云长忆亲。
亲亲迢迢几千里,目断西风愁绿蘋。
斑竹岗连故乡路,天涯遥指云飞处。
空山秋深霜露寒,落叶萧萧垄头树。
垄树叶落春还生,人生一去如流星。
百年抱恨不能尽,精卫空欲填沧溟。
何当寄语洞庭湖上风,为尔扫却行云空。
楚天一碧望无际,綵衣梦舞春花中。
秦川西南骛,迢递带函关。
鸡鸣津吏起,车马无时閒。
七贤欲何之,驺从拥征鞍。
顾盼周郑郊,翱翔二淆间。
茫茫快遐目,悠悠开心颜。
而我苦匏系,徒思远游盘。
披图企高躅,飞度钟华山。
题诗摅壮怀,安得相追攀。
我昔骋逸辔,艺苑穷遨游。
济济集时彦,高谈极殷周。
质文相炳焕,探索入元幽。
道漓秦汉际,真源失其流。
圣代复淳古,唐虞共鸿猷。
诸生抱奇志,圣学思探求。
开轩黉宫里,师友更倡酬。
清风杏坛来,冲襟散烦忧。
愿言崇令德,期与颜曾俦。
翠竹高梧,间几树、垂堤疏柳。
最喜是、万峰深处,数椽如斗。
白鹤冲开烟冥漠,清泉界断山前后。
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松阴色,虚楼受。
莺簧舌,闲窗奏。正绿浓庭院,小池清昼。
一枕羲皇魂梦稳,风尘到处难回首。
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