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
望前傍下舂,昂首月已在。
三时岂无月,秋轮实可爱。
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
木兰著缓荡,俯仰欣澄对。
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
惬赏则不无,长夜夙所戒。
眼瞥隐西山,心共驰回塞。
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
望前傍下舂,昂首月已在。
三时岂无月,秋轮实可爱。
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
木兰著缓荡,俯仰欣澄对。
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
惬赏则不无,长夜夙所戒。
眼瞥隐西山,心共驰回塞。
此诗描绘了泛舟于月下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云霞渐散,暑气随秋风而退的情景。接着,诗人将目光投向即将西沉的太阳,以及那轮已经升起的明月。诗人赞叹秋月之美,其光如水波般荡漾,触手可及的清凉世界让人心旷神怡。
木兰舟轻摇,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岸边的虫鸣与水边的蓼草,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音韵与姿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和谐。
诗人虽享受这份美景,但心中亦有所警醒,夜晚漫长,需早作准备。最后,诗人凝视着渐渐隐没于西山之中的月亮,心中似乎在思考着更远的旅程,或许是对未来的憧憬,亦或是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泛舟月下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香薰石叶,劈云笺题遍,江南风月。
检点好言君道尽,更何处求生活。
换徵移宫,翻新合古,制谱真奇绝。
清词三叠,试把玉箫吹出。
添取一院浓阴,数声啼鸠,瞬眼春光易。
整日药炉相伴住,墨海微尘堆积。
结习无多,诗魔酒障,最是难消灭。
谈禅说法,惭愧舌间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