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咏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孤寂心境。首句“凉叶萧萧散雨声”以落叶和细雨声渲染出秋日的凄清,"虚堂淅淅掩霜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黄华自与西风约"借菊花与秋风的约定,暗示时光流逝,诗人自己却已年华老去,“白发先从远客生”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吟似候虫秋更苦",诗人以秋虫的哀鸣比喻自己的愁苦吟唱,"梦和寒鹊夜频惊"则写梦境中被寒鹊的叫声惊醒,加深了夜晚的孤寂。最后两句“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哪怕只是短暂的视线明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