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
《咏怀》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0)
翻译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注释
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
萧萧:落叶声。
散:散播﹑散发。
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淅淅:风声。
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
掩,铺散,遮盖。
黄华:指菊花。
华,同“花”。
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
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暂:顿时。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咏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孤寂心境。首句“凉叶萧萧散雨声”以落叶和细雨声渲染出秋日的凄清,"虚堂淅淅掩霜清"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寒冷。"黄华自与西风约"借菊花与秋风的约定,暗示时光流逝,诗人自己却已年华老去,“白发先从远客生”表达了漂泊异乡的孤独和岁月催人老的感慨。

"吟似候虫秋更苦",诗人以秋虫的哀鸣比喻自己的愁苦吟唱,"梦和寒鹊夜频惊"则写梦境中被寒鹊的叫声惊醒,加深了夜晚的孤寂。最后两句“何时石岭关头路?一望家山眼暂明”,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哪怕只是短暂的视线明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景的描绘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金末元初时期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沧桑之感。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梅花集句二首·其一

一枝梅笑破冬严,残腊新春气候参。

更被谁家多事笛,不教幽梦到江南。

(0)

送人入蜀以下集明句

岧峣高阁倚岩阿,把酒相看奈别何。

寒色渐经巴峡路,雨声微长楚江波。

沧洲别业惊蓬断,白发流年倚剑过。

他日相逢又何处,眼中知己渐无多。

(0)

三十初度答宗兄郁仪先生见赠

终年问学愧无成,落魄深藏酒肆名。

四壁贫来千口笑,三竿卧起一身轻。

云停北渚常思友,风阻西陵独忆兄。

寄到新诗多丽句,满池春草为君生。

(0)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其二

一曲清江旧草堂,野人原自爱沧浪。

岂因俸薄轻中垒,敢谓风高卧上皇。

雨后看山初扫径,日斜临水更移床。

门前欲种桃千树,看取花枝过短墙。

(0)

访康侯弟郊园

郊居绝似沈休文,戢羽藏鳞远世氛。

堂下紫兰新过雨,檐前绿树半侵云。

酌来茗饮多清韵,谭到图书得异闻。

不为爱闲能到此,祇缘累月惜离群。

(0)

就鹫峰寺宿同喻宣仲王曰常郭伏生作

鹫岭幽僧借竹房,薰笼茗碗坐绳床。

夜长何必求归梦,冻雨疏灯话故乡。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