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天低,踏青路远。横塘日日春人满。
红泥四面水中亭,绿阴三尺门前缆。
午梦愁长,花风鬓短。春游输与春归晚。
当时塘上笑行云,如今更比行云懒。
拾翠天低,踏青路远。横塘日日春人满。
红泥四面水中亭,绿阴三尺门前缆。
午梦愁长,花风鬓短。春游输与春归晚。
当时塘上笑行云,如今更比行云懒。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春天踏青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
“拾翠天低,踏青路远。” 开篇以“拾翠”、“踏青”点明了时节和活动,春天的天空低垂,踏青的道路漫长,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横塘日日春人满。” 横塘边每日都挤满了赏春的人,表现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红泥四面水中亭,绿阴三尺门前缆。” 亭子周围是红色的泥墙,映衬着水中的倒影,门前的绿荫延伸至三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午梦愁长,花风鬓短。” 午后的梦境悠长,却伴随着愁绪,春风轻拂,让鬓发显得更加短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春游输与春归晚。” 春游的乐趣似乎不如春归时的悠闲与满足,暗示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当时塘上笑行云,如今更比行云懒。” 回忆起往昔在池塘边欢笑的云彩,如今却比云彩还要懒散,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迢寄。
分明听诉飘零燕,不是昨宵梦里。春尽矣。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沙烟夕起。
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
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金台曾遇知己。
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
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凄凉尺纸。
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
远翠浮天,闹红隔地,不知身在蓬壶。玉笛谁家。
吹来花气模糊。
江帆水鶒平林杪,带云痕、还有还无。
更风梳冷碧,斜阳千里烟芜。
亭台别擅沧浪胜,倚画筒诗铫,此乐能孤。
夕色催归,何堪酒半钟初。
银蟾夜浸帘波阔,让仙坛、鹤影来扶。
傥相呼,醉梦同依,耐得清癯。
平漪静绿涵远岑,如我丈人深秀心。
一十八峰绕迤逦,但闻鸟响无猿吟。
春烟四羃玉籁沈,春飔瀜瀜吹薄衿。
萝屏夜挂戴山月,松露晨濯严濑衾。
青溪楼台天末阴,桐君招手嘉树林。
一鹭明光独摇斝,万篁暗气能涩琴。
周禺许迈各千古,仙踪文采遥追寻。
醉眠蕙雨渔榔晚,东睦山川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