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迢寄。
分明听诉飘零燕,不是昨宵梦里。春尽矣。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沙烟夕起。
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
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金台曾遇知己。
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
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凄凉尺纸。
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
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迢寄。
分明听诉飘零燕,不是昨宵梦里。春尽矣。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沙烟夕起。
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
吟怀健,邮囊新卷添几。金台曾遇知己。
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
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凄凉尺纸。
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词人通过“落河云”、“三千程外”、“佳人鱼札”等意象,展现了空间的辽阔与时间的绵长,以及主人公对远方佳人的深切思念。词中提到的“春尽矣”,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增加了情感的厚重感。
“问一路杨花,吹到君边未”一句,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的情感巧妙结合,借杨花随风飘散,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牵挂与思念。而“沙烟夕起。有昏月芦沟,驿衾斜照,可似故乡丽”则通过黄昏时分的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词的下半阕转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金台曾遇知己”一句,点明了词人曾经在京城结识了知音,这种相遇的珍贵与友情的深厚,成为他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接下来,“昭君也解琵琶怨,让尔小红妍媚”运用典故,借昭君弹奏琵琶表达哀怨,来比喻词人内心的忧伤,同时也赞美了佳人的美丽与才情。
最后,“君认否,认兰峪归鸿、瘦影刚侬似。凄凉尺纸。恁提说当年,海棠西院,剪烛共沉醉”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希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时光,即使现在身处凄凉,也希望能在回忆中找到一丝温暖与慰藉。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与感激,还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离别与孤独时的自我安慰。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复杂的人类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