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吏隐去,结绶兴悠哉。
沧海东南奠,长江巴蜀来。
白门万柳树,袅袅接行杯。
晋室风流在,犹传谢傅才。
花繁佳丽地,天近凤凰台。
秪忆鲈鱼美,乡书旦暮回。
金陵吏隐去,结绶兴悠哉。
沧海东南奠,长江巴蜀来。
白门万柳树,袅袅接行杯。
晋室风流在,犹传谢傅才。
花繁佳丽地,天近凤凰台。
秪忆鲈鱼美,乡书旦暮回。
这首明代郑善夫所作的《送人之金陵》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壮丽景色与深厚人文底蕴,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金陵美好记忆的怀念。
首联“金陵吏隐去,结绶兴悠哉”,诗人以“吏隐”一词,巧妙地将官场与隐逸生活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离开官场、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赏与羡慕。结绶,即佩戴官印,此处暗含友人卸下官职之意,“悠哉”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颔联“沧海东南奠,长江巴蜀来”,描绘了金陵的地理风貌,长江从遥远的巴蜀之地蜿蜒而来,汇入东南的大海,既展现了金陵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也寓意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前往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
颈联“白门万柳树,袅袅接行杯”,白门指南京城门,这里以“万柳树”象征南京的繁华与生机,而“袅袅接行杯”则描绘了友人离别时举杯相送的场景,柳树与酒杯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依依惜别的氛围。
尾联“秪忆鲈鱼美,乡书旦暮回”,借用东汉文学家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表达了友人对家乡美食的思念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归来,共叙旧情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展现了金陵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佳作。
猩红一捻,有粉痕飘荡。疑出纤纤美人掌。
怕飞来、蝴蝶尽是金钱,是昨夜、妃子筵前亲赏。
这般真锦地,可惜天公,不把苔纹绣添上。
要向画奁寻、比与郎看。可胜得、侬家花样。
悔只悔、春愁万千千,未嘱咐、东风替侬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