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坐寂不语,先生心谓何。
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
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
壶中藏日月,鼎里煮山河。
宴坐寂不语,先生心谓何。
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
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
壶中藏日月,鼎里煮山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紫极宫中静坐冥想的景象。"宴坐寂不语"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远离尘世的喧嚣。"先生心谓何"则是对这位修道者的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究,他的心中可能在思考着宇宙、生命或是哲学的奥秘。
接着的"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更深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逍遥"一词传达了一种出世间的悠然自得,而"恬淡养天和"则是对这种精神状态的一种修养。
"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表明在静默中,时间的概念已经消失,他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这种境界如同忘却了世间一切语言的束缚。"壶中藏日月,鼎里煮山河"则是对这种超凡脱俗状态的一种形象表达,好像他能将宇宙万物都容纳于自己的内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静坐和冥想的描绘,展现了道家追求精神自由与融合自然的哲学思想。
江山雪冷冻欲凝,梅花万壑藏深冰。
数枝何处更江国,淡影无香亦无色。
看花须看花未开,公欲寻梅寻便得。
徒然约莫寻本难,白头烂醉空吟鞍。
李君平生亦清兴,未始归途日空暝。
公才自出人所思,那得李君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