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
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
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
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
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
诗人在这首作品中,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行旅途中的画面。"曾历光黄岭百寻,悲伤仆马在岖嵚"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眼前景象的感慨,其中"百寻"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漫长,而"岖嵚"则形容了山路的险峻与曲折。"却思前日山行苦,未比今朝车辙深"进一步强化了这次旅途之难超越以往的感受。
接下来的"恐转春风成猛雨,喜逢寒色阁轻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体验。春风可能转瞬成为猛烈的雨storm,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让人感到不安,但同时诗人也乐于在严冷的光线下寻找到一丝慰藉。
"荒陂杳杳无人语,坐拥华貂只苦吟"则描绘了诗人孤独行走于荒凉之地,没有人迹,只有自己与华丽的貂皮相伴,此情此景让他只能发出苦涩的吟诵。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
推枕欣朝凉,开户畏炎日。
驾言城西游,滞懑去如失。
山空秋易知,石近云屡出。
穿松得古寺,随喜听讲律。
士女蜂蚁来,蟠香散经帙。
嚣思摄正念,颇识动化术。
蔬饭有馀饱,徐行纵閒逸。
邻庵亦窈深,绿杉间疏密。
殿宇焕新筑,不待方丈室。
相留屏俗情,话澹喜促膝。
修筠入支径,池亭面崷崒。
从容十数刻,佳趣领无佚。
风床捲青簟,露井放寒繂。
藕花杂蒲稍,芳气远如一。
纷尘惬虚静,诗成任荒率。
殷雷唤飞雨,爽气定盈溢。
兴酣在景晚,归骑莫驰疾。
新霜更须来,携樽摘林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