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江水平,春洲春树生。
垂杨复垂柳,新雨更新晴。
荡子年年别,东风岁岁情。
二月江水平,春洲春树生。
垂杨复垂柳,新雨更新晴。
荡子年年别,东风岁岁情。
这首诗《折杨柳》由明代诗人俞彦所作,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色与离别的哀愁。诗中以“二月江水平,春洲春树生”开篇,细腻地勾勒出二月时节江水平静、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春洲上新生的树木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接着,“垂杨复垂柳,新雨更新晴”两句,通过描写垂杨和垂柳在春雨后的清新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
“荡子年年别,东风岁岁情”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荡子(游子)年复一年地离家远行,而东风(春风)则年复一年地吹拂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离愁别绪。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情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以及对时光易逝、相聚难再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俞彦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
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
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
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
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
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
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