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惊簌簌响虫书,稍觉霏霏入草庐。
直是谢娘工说似,未腾欧叟不言如。
相投最惜衣裾片,恋别尤怜瓦缝馀。
谁见道山新霁后,嫩寒微峭日光徐。
初惊簌簌响虫书,稍觉霏霏入草庐。
直是谢娘工说似,未腾欧叟不言如。
相投最惜衣裾片,恋别尤怜瓦缝馀。
谁见道山新霁后,嫩寒微峭日光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雪花飘落的情景。首句"初惊簌簌响虫书"以虫鸣声反衬雪落的轻细,如同虫儿书写般悄然无声。接着的"稍觉霏霏入草庐"进一步渲染雪的细腻,它缓缓飘入茅屋,营造出宁静而清冷的氛围。
诗人将雪的飘落比作谢娘(南朝文学家谢朓)的细腻描绘,又借欧叟(唐代文人欧阳修)的沉默无言,强调雪的静美和含蓄。"相投最惜衣裾片,恋别尤怜瓦缝馀"两句,通过衣物上的雪花残留和瓦缝中的积雪,表达了对雪花深深的喜爱和依恋之情。
最后,"谁见道山新霁后,嫩寒微峭日光徐"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道山在阳光下显得清新而微凉,日光慢慢洒落,更显雪后的宁静与温暖。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冬日雪景的独特感受。
同时锁深院,轮日直寒厅。
所得期无喜,忘情在不经。
桃心随雨碎,柳眼向人青。
早晚连镳去,春郊约罄瓶。
案积云堆影,庭虚谷应声。
榜笞非所事,杖履有馀清。
静径牵情数,芳林照眼明。
相逢得佳侣,尤足慰营营。
浅汴萦回减迅流,绿榆疏薄弄残秋。
兰舟去指三千里,梅岭前头第一州。
幕府久须贤者画,朝廷最重远民忧。
近来选擢多超迈,伫听君才不次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