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其四》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风俗嗟颓落,文章委下陈。

出郊聊快目,谋野岂关身。

本为搜诗去,徒成泥酒频。

胸中知此事,眼底似无人。

(0)
注释
风俗:社会风气。
嗟:感叹。
颓落:衰败,衰退。
文章:文学。
委下陈:衰落、陈旧。
出郊:出城到郊外。
聊快目:暂且舒展眼力。
谋野:在野外漫步。
岂:难道。
关身:关系自身。
搜诗:寻找好诗。
徒:空,白白地。
泥酒:沉迷于饮酒。
此事:指世风和文学的现状。
眼底:眼中。
似无人:仿佛对周围人视而不见。
翻译
感叹世风日下,文学衰落。
出门远足只为眼前景色,野外漫步并非为求自身功名。
原意是为了寻找好诗,却常常沉溺于饮酒。
心中明白这些事,但眼中仿佛无人关注。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俗衰败和文章失传的哀叹,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世事中的无奈与孤独。"风俗嗟颓落,文章委下陈"两句直接点出了时代的颓废和文化的没落,显示出诗人对此深切的忧虑。接着"出郊聊快目,谋野岂关身"则是说诗人在郊外与朋友聚会,谈论世事,但这些都与个人命运无关,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

"本为搜诗去,徒成泥酒频"一句透露了诗人的初衷是在寻找高洁的诗意,但最终却只是沉迷于饮酒中的消遣,这不仅反映出诗人个人的无奈,也间接批评了当时文人墨客中的一些不良风气。

最后"胸中知此事,眼底似无人"则是说诗人在内心深处明白这些社会现象,但表面上却佯装作看不见,这种自我安慰和逃避的态度,又显露出诗人的一种孤独感。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传达出一种时代的悲哀和个人的无力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舍。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金州西园九首.药堂

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

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

时闻有仙鼠,窃药檐隙间。

(0)

寄旧山隐者

别君须臾间,历日两度新。

念彼白日长,复值人事并。

未改当时居,心事如野云。

朝朝恣行坐,百事都不闻。

奈何道未尽,出山最艰辛。

奔走衢路间,四枝不属身。

名在进士场,笔毫争等伦。

我性本朴直,词理安得文。

纵然自称心,又不合众人。

以此名字低,不如风中尘。

昨逢卖药客,云是居山邻。

说君忆我心,憔悴其形神。

昔是同枝鸟,今作万里分。

万里亦未遥,喧静终难群。

(0)

寄李群玉

九衢名与利,无计扰闲人。

道远期轻世,才高贵重身。

石脂稀胜乳,玉粉细于尘。

骨换肌肤腻,心灵气色真。

嵩山高到日,洛水煖如春。

居住应安稳,黄金几灶新。

(0)

酬张籍司业见寄

日日在心中,青山青桂丛。

高人多爱静,归路亦应同。

罢吏方无病,因僧得解空。

新诗劳见问,吟对竹林风。

(0)

寄孙路秀才

幽居邻里少,江际复山阿。

潮去蝉声出,天晴鹤语多。

老人能步蹇,才子奈贫何。

曾见春官语,年来虚甲科。

(0)

送崔之仁

欲出还成住,前程甚谪迁。

佯眠随客醉,愁坐似僧禅。

旧国归何处,春山买欠钱。

几时无一事,长在故人边。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