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箭漏月轮低,向野提鞭一望迷。
鞍上续成残店梦,驿边惯听异乡鸡。
寒飘露气侵人骨,暗入瓜田碍马蹄。
自笑我游方外久,也来路口问东西。
沈沈箭漏月轮低,向野提鞭一望迷。
鞍上续成残店梦,驿边惯听异乡鸡。
寒飘露气侵人骨,暗入瓜田碍马蹄。
自笑我游方外久,也来路口问东西。
这首清代诗人沈清正的《早行》描绘了清晨赶路的情景。首句“沈沈箭漏月轮低”,以“箭漏”形容时间流逝之快,月已西沉,暗示黎明将至,营造出清晨的寂静与冷清。次句“向野提鞭一望迷”,通过“提鞭”动作和“一望迷”的心理描写,展现出旅人面对广阔田野时的迷茫与孤寂。
第三句“鞍上续成残店梦”,写旅人在鞍马上回味着昨晚在简陋客栈的梦境,流露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第四句“驿边惯听异乡鸡”,进一步强调了异乡的感觉,常听见陌生地方的鸡鸣声,增添了旅途的孤独感。
第五句“寒飘露气侵人骨”,用“寒飘露气”渲染了清晨的寒冷,仿佛露水直接穿透肌肤,形象地描绘了早行者的艰辛。最后一句“暗入瓜田碍马蹄”,在黑暗中行进,连瓜田都显得模糊不清,马蹄踏过时还需小心,表达了诗人对路况的谨慎以及对未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早行时的独特感受,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知的探索和自我解嘲。
积忧遂成阴,昏色遍苍莽。
我醉忧已忘,天地当开朗。
何以酒醒后,犹然在檐上。
云是方春时,暗助草木长。
凝阴而无阳,亦非善培养。
岂因世道非,寰宇盈魍魉。
日月不照临,星辰羞布象。
每睹万类心,俱称上天广。
移转亦何难,梦梦如抱怏。
地底周雷声,骄乌绝心想。
四望如无馀,举意同罗网。
安得最高峰,云外独来往。
论相何如只论心,无心无相更难寻。
清风独卧羲皇上,床下明朝拜后林。
南屏环拥翠云堆,谁遣精庐特地开。
祭酒先生甘隐遁,燃藜太乙忽飞来。
胸中礧磈五千卷,门外芙蕖十万栽。
白日竟抛妻子去,群仙携手上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