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
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
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
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
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
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
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
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
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
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
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
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
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
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
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
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
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
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
此诗描绘了北寺寅上人在其房中远眺山峦,玩赏前池之景的宁静与悠然。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
首句“安期逐长往,交甫称高让”,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和郑交甫的故事,象征着追求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接着,“远迹入沧溟,轻举驰昆阆”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超越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
“良由心独善,兼且情由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岂若寻幽栖,即目穷清旷”则强调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直接体验和内心深处的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激水周堂下,屯云塞檐向”描绘了水波荡漾、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神秘的氛围。“闲牖听奔涛,开窗延叠嶂”则通过听水声、观山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前阶复虚沿,沵迤成洲涨”描述了池塘的广阔与连绵不绝,而“雨点散圆文,风生起斜浪”则通过雨滴与微风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游鳞互瀺灂,群飞皆哢吭”生动地描绘了水中鱼儿的游动和空中鸟儿的鸣叫,充满了生命的律动。
最后,“莲叶蔓田田,菱花动摇漾”描绘了池塘中莲花与菱花的美丽景象,而“浮光曜庭庑,流芳袭帷帐”则通过光影与香气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美感与诗意。“匡坐足忘怀,讵思江海上”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与满足,不再渴望外界的繁华与喧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楚中唐勒,是景瑳朋辈,灵均弟子。
家在碧湘门外住,领略烟骚情思。
词卷鸣秋,酒杯问月,飘泊愁乡里。
歌离吊梦,才人通病如此。
因甚王粲从军,祢衡投刺,同倒天涯屐。
瘴水蛮花,枉题遍我辈,几行名字。
秋士伤心,夜郎搔首,四顾悲歌起。
布帆无恙,与君行且归矣。
甚霜低碍树,月暗围潮,催出黄昏。
么凤都难觅,只年时病鹤,苦抱篱根。
梨花片云摇绿,春到梦先温。
有端正窥窗,轻盈照水,数点愁痕。兰因。
共无据,倩玉笛凄凉,唤醒芳魂。
立马销凝处,记苔边老屋,竹外孤村。
东风又吹影事,愁老萼华身。
漫赢得、相思空山,翠羽啼一春。
恨行云只解向天涯,无意蘸芳洲。
正蘋花弄晚,南鸿西燕,相对悠悠。
一样凄凉残照,明日莫登楼。
载得情多少,分付扁舟。
唤酒依然江上,把年华似锦,掷与轻鸥。
看青山数点,点点是离愁。
且休寄宫沟怨句,怕误他红叶尽飘流。
西风紧,断魂难觅,都化戍秋。
扣阑唤马恨玉钗,秋来不挂臣冠。
朱户飞镂,翠微流水,今宵梦到俱难。雁绳暝宽。
怕断魂犹在风前。
甚吴天也替人愁,泪花飘雨一江寒。
双鬓绿波曾识,怎萧然独去,照影如蝉。
离墨偏浓,呼鸦题句,乱山为我铺笺。傍桥系船。
对越娥妆镜婵娟。剩前头几树凉红,独欹霜枕看。
短箫凄咽登临恨,天涯赏音谁是。
剑气俱销,琴心欲倦,来访吴侬乡里。刘郎老矣。
要醉卧青山,被花扶起。吟袖弓?,半空飞过粉香细。
人生一般如寄。便阑干好在难得同倚。
海上船回,江南花落,往事空随流水。扁舟料理。
怕载酒重来,旧鸥都异。桃叶飘零,暮潮还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