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行云只解向天涯,无意蘸芳洲。
正蘋花弄晚,南鸿西燕,相对悠悠。
一样凄凉残照,明日莫登楼。
载得情多少,分付扁舟。
唤酒依然江上,把年华似锦,掷与轻鸥。
看青山数点,点点是离愁。
且休寄宫沟怨句,怕误他红叶尽飘流。
西风紧,断魂难觅,都化戍秋。
恨行云只解向天涯,无意蘸芳洲。
正蘋花弄晚,南鸿西燕,相对悠悠。
一样凄凉残照,明日莫登楼。
载得情多少,分付扁舟。
唤酒依然江上,把年华似锦,掷与轻鸥。
看青山数点,点点是离愁。
且休寄宫沟怨句,怕误他红叶尽飘流。
西风紧,断魂难觅,都化戍秋。
这首诗以"恨行云"起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深深思念,行云无情地飘向天涯,无法为他停留。接着,诗人描绘了傍晚时分,蘋花摇曳,南归的大雁和西飞的燕子相对而飞,形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暗示着离别的伤感。诗人劝告友人不要登高望远,以免触景生情,加重愁绪。
"载得情多少,分付扁舟",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扁舟将情感寄托,希望它能承载着深深的离愁远行。接下来,诗人借酒浇愁,感叹时光如流水般逝去,只能任由江上的轻鸥带走。青山点点,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尽的相思。
最后,诗人不愿再寄予宫沟(宫墙边的沟渠)的哀怨诗句,担心它们会随着红叶飘零,进一步加深分离的痛苦。西风渐紧,情绪低落,连魂魄也难以留住,只能化作秋天的戍边之愁。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易顺鼎独特的离别情怀。